我國污水處理行業未來投資趨勢分析
時間:2013-10-25 10:31:00 作者: 來源:中商情報網
近日,國務院公布《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條例》提出:“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單位簽訂維護運營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與此同時,若在監督考核中發現問題且逾期不整改的,“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可以終止維護運營合同”。由此可見,在鼓勵政府采購服務的大背景下,《條例》同樣對運營管理水平提出了要求,并規定合同可以視情況“終止”,天拓咨詢認為這是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的表現,也有利于真正具備技術服務及運營管理水平的環保企業開拓市場,并保證污染治理效果。
《條例》對污水污泥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或者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安全處理處置污泥,保證處理處置后的污泥負荷國家有關標準,對產生的污泥以及處理處置后的污泥去向、用途、用量進行跟蹤、記錄,并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污泥”。2011 年,我國城市污水廠產生的干污泥量達到650 萬噸,據此粗略估算濕污泥(含水率約80%)產生量已超過3,000 萬噸。盡管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其中的97.8%得到了處置,但實際上相關處理設施建設依然十分緩慢。據了解,目前全國約80%的污泥沒有得到穩定化、無害化處理處置,絕大部分污泥都是送往垃圾處理廠實施簡單填埋甚至隨意傾倒,從而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例如重金屬等)。2013 年6 月“兩高”司法解釋出臺,以及本次《條例》正式公布,預計將進一步提高各地政府對于污泥的無害化處理重視程度,推動相關市場需求興起。
圖1:91~15 年我國濕污泥產生量 (萬噸)
圖2:05 年各省市濕污泥日產生量估算 (噸)
《條例》對再生水依然持鼓勵態度,“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態景觀等,應當優先使用再生水”。聯系到此前《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中提出2015 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預計以膜為代表的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游戲擁有龐大的受眾基礎和廣泛的產業鏈條,是全球網絡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中國網絡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的成熟,游戲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新形態下有了其全新的模式,原有的網絡游戲公司積極尋求在模式上的轉型,互聯網公司推動平臺開放融合產業鏈,智能終端的誕生培養了一批新興游戲開發者,傳統媒體借力網絡游戲積極尋求轉型機會。
根據中國版協工委(GDC)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游戲市場整體的銷售收入為602.8億元,相比2011年增長34.0%。2013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338.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6.4%。
圖1:2008-2012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隨著游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內容和形式出現,市場的熱點也隨著流行趨勢而在不斷變化,因此按照游戲內容和題材分類將非常豐富,各個游戲公司所擅長的種類也各有不同。我們認為,游戲從本質上講是內容創意產品,題材、策劃和創意是游戲能否成功的關鍵,隨著技術的革新,游戲載體從硬件終端到軟件運行介質,再到畫面展現都快速發展,誕生了很多新的游戲模式,但內容和創意仍是關鍵。
根據GDC的數據顯示,中國游戲行業人均消費支出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2004年,我國游戲行業人均消費支出僅為1.98元,而到了2012年中國游戲行業人均消費支出44.52元,比2011年同期大幅增長了34.5%。人均消費支出的快速增長顯示出中國游戲用戶的付費習慣已經逐步養成,這也為互聯網游戲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圖2:中國游戲行業人均消費支出(元)
2013年6月,中國網絡游戲用戶達到3.45億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4%。網絡游戲用戶總數在經歷了2009和2010年的高增長以后,從2011年開始,總人數增速開始逐漸放緩。網絡游戲在網民中的滲透率趨于飽和。因此我們可以判斷,網絡游戲用戶付費習慣的形成是網絡游戲市場整體規模保持穩定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
圖3:2009-2013年中國網絡游戲用戶數及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