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為城市“解渴” 循環節能環保大有可為

時間:2013-10-07 09:24:00 作者:  來源:

在水資源日趨緊缺的今天,再生水利用已經成為實現水生態良性循環的有效途徑。在傳統水資源緊 缺的今天,再生水將成為重要的替代水源,應當成為其他領域有效利用水資源的發展方向。 眾所周知,我國水資源存在人多水少的現狀。數據顯示,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的 28%,全國年均缺水500多億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

我國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日益嚴重,11個沿 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的52個城市中,近90%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水資源短缺和 生態環境惡化已成為制約一些地方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 不但水資源有限,各地區供水與需水之間也相對不平衡。為解決這種不平衡,除了需要進行合 理的社會經濟布局,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和用水結構,改變水的用途和供水方向以外,污水再利用也 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解決辦法。污水再利用替代優質水源,可解決用水與供水不平衡的矛盾,同時也 能減輕環境污染,促進生態良性循環。

目前,許多國家致力于把城市污水開辟為一種新的水源,并且取得了明顯成效。到目前為止, 美國已建設近千項污水回用工程,年回用水量達9~15億立方米。在日本,各大城市創建并保留至今 的工業用水道縱貫全市,形成與自來水管道并存的又一條城市供水動脈。沙特阿拉伯制定了廢水回 用的強制政策,11%的用水來源于回用水。這些國家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借鑒。 事實上,生活污水經科學處理,達到一定標準后,不僅可用于景觀、綠化,還可用于農灌、漁 業電廠冷卻用水、娛樂等。因此,污水處理回收再利用應當成為解決城市水資源短缺的主要途徑之 一。

在傳統水資源緊缺的今天,再生水將成為重要的替代水源,應當成為其他領域有效利用水資源 的發展方向。污水的再生利用包括再生和利用兩個環節,污水利用的條件是擬進行回用的水必須滿足一定用 途的水質要求。在污水處理的技術路線上,關鍵性的轉變是由單項技術轉變為技術集成,以往是以達標排放為目的,現在則是以水的綜合利用為目的。

目前污水利用較多考慮的是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后的水,這種水有兩種利用形式:直接回 用和間接利用。直接回用多用于水廠附近的農田灌溉及草場等用水,回用的途徑及方式受地域限制 還比較的單一,調配運轉不方便,且這種水雖然經過了人工強化處理和消毒等措施,但由于沒經過 一定時間的自然凈化,在使用和控制不當時會產生一定的問題。間接利用是從水域的整體考慮,從 水體上游取水凈化供城市使用,產生的污水經城市污水處理廠凈化后排人水體的下游,回歸于水體 ,再經過一定河段的自然凈化,可為下游城市或地區利用。間接利用是將自然界中水的社會循環與 自然循環有機結合,在水體自凈容量的限度內,對水體的利用基本不會造成危害,這種方式需要從 宏觀上進行管理。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途徑。

當前我國再生水的利用應該說還是能夠基本滿足已有用戶的水質要求,但是再生水在利用過程 當中確實還存在安全性的問題。 安全性的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再生水的水質穩定性問題,因為隨著進水水源的波動或 是處理工藝的不同,水質難免會出現波動。目前很多企業所謂水質“達標”,大多采用“模糊概念 ”——即平均達標,但實際情況是,水質可能會出現波動,那么水質較差的時候可能就不能達標了 。而對用戶來講,用戶是無法接受平均達標這一說法的,必須是完全達標——無論何時何地水質都 必須滿足用戶需求水質。

第二個問題是,目前我國對再生水的使用標準還很有限,水質的考量指標不是很多。再生水畢 竟是通過對污水處理后產生的,這就可能會殘留一些有害成分,而這些成分在現有的考量指標中沒 有規定,但是再生水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和人體進行接觸,這樣再生水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就 會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和問題。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