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歡
時間:2016-09-18 來源:微水會 作者:談城市藍色基礎設施與黑臭水體治理
微水會導語
“水十條”的出臺,將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提上日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加強城市設計也被提出。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要求的提高,打造生態城市是未來城市轉型的重要方向。而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由于基建設施發展與城鎮化速度的不協調,“城市病”問題凸顯,水體黑臭、城市內澇等成為困擾諸多城市發展的一大問題。
(文字內容基于訪談視頻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僅參考學習)
采訪嘉賓:金元歡采訪主持人:潘鵬 / 整理: 馮茹 / 排版:漠瀟
談城市藍色基礎設施與黑臭水體治理
為實現城市發展方式轉型,從擴展性發展轉向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城市“雙修”(城市修補生態修復)理論被提出和運用于實踐。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治理黑臭水并令其持久是今后一段時間城市工作的一大方向,微水會特采訪了浙江大學資源環境與發展研究院院長 金元歡 教授。
http://v.qq.com/x/page/l0328vgo0ml.html
主持人:
城市發展過程中,合理規劃必不可少。而就現今諸多城市出現的黑臭水體也給城市規劃建設帶來一些困難,那么城市規劃與黑臭水體治理存在怎樣的必然聯系呢?
金元歡:
原來的城市開發強度太大,在這一過程中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等不合理排放,引起水體污染,出現黑臭現象。個人覺得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不斷跟進,城市黑臭的狀況會大有改善。
主持人:
業內對于黑臭水體的治理提出了諸多方式,就目前而言,主要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
金元歡:
黑臭河道治理綜合來講有物理、化學、生物、生態等方式。但由于每條河道的污染物、污染方式等不同,黑臭河道整治要對癥下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主持人:
黑臭水體加強治理是一個方面,其治理后的維護保持也是重要環節,那么如何形成一個持久的生態循環?
金元歡:
黑臭水體治理后出現水質反復主要問題有如下幾點,一是養護措施不到位;二是技術問題,可能是技術本身不成熟,也可能是技術本身對這一河流不適用;三是截污納管還有很多不到位,特別是一些老舊小區的管網建設存在不足。
主持人:
針對現今的治理方式和水質反復,未來黑臭水體治理發展方向如何,我們又能做些什么?
金元歡:
個人認為一條河流要長久保持清澈,一定要把河流內部自身的循環、自凈功能、自我修復的功能建立起來。
主持人:
有部分分析認為,導致水體污染的原因有抽水馬桶、工業偷漏排等,致使河流成為“死河”,對此您怎么看?
金元歡:
這應該也是造成水體黑臭的一個原因。從治理角度來講,靜止的應該更好做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治理方式不完全一致。個人認為維持一個河道的干凈,人意識的提高、法律法規的健全是重要點,而不僅僅限于用技術手段整治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