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微水會 >> 往期回顧 >> 

城市雙修,水環境生態修復:把控系統本質特征全方位實現水體“再生”

時間:2017-03-01 來源:水世界訂閱號 作者:

水世界導語

近年來,城鄉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提升水環境質量,現清水活水,恢復河流功能成為水環境整治的重要任務。積極推進 “五位一體” 和 “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要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對此,眾多行業專家及涉水企業潛心探索治理之路,并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尋找適合我國國情的水環境保護及生態修復方法。

從結構、功能及過程入手 重塑水體生態

上海海洋大學 張飲江 教授在第十一屆城鎮水務大會上指出,我國流域水污染類型主要包括耗氧物質污染、富營養化、有毒有害污染、微生物污染及咸化;呈現類型多樣化、過程復雜性、效應長期性、區域結構性特點。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水體生態修復有了新理念。

水體修復新理念

進行 水體生態修復 時,要以水體生態學及景觀生態學基本原理,強化生態保護、生態修復、水質凈化、生態梳理、生態景觀融合;以因子分析、聚類分析與水域景觀工程集成體系,深入研究水體生態景觀關鍵技術;從水體生態景觀結構、功能、動態,創建地域特征、科學內涵、藝術外貌、經濟實用的特色水體景觀。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環境所室主任 趙進勇 亦指出,河流生態系統作為一個復雜、開放、動態、非平衡和非線性系統,結構、功能和過程是其本質特征。其中淡水生態系統完整性有五大要素特征,即:

進行河流修復的主要任務是使水質、水文條件得到改善,河流地貌景觀修復,生物群落多樣性的維持與恢復;總目的是改善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過程,使之趨于自然化。

要通過 總量控制、清潔生產、生物治污、清潔小流域建設 等措施進行水質改善;通過生態調度和環境水流進行水文情勢改善。此外,在河流生態修復中地貌特征改善也十分重要,要恢復河湖水系連通性,河流的縱向連續性和橫向連通性,保持河流縱向蜿蜒性及橫向形態多樣性;外移堤防給洪水以空間并擴大灘地,采取生態型護坡以防止河床硬質化。

 

完成河流再生 成功案例可借鑒

隨著河湖黑臭、水體景觀呈現碎片化出現,加強水體生態化修復被越來越多運用,也有諸多成功案例出現。

1、晉城近郊丹河治理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劉劍彤 在城鎮水務大會上分享了 山西晉城丹河的治理 。丹河受到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的污染,且河流生態系統遭受破壞,下游農田也遭受污染,針對此種形勢提出了如下治理思路。在源頭控制—支流削減—原位修復等一系列措施采取下,實現了水質提升,生態恢復。

丹河治理前

措施采取后的丹河

2、浙江海寧市河道治理

3、洋河水庫生態治理

(根據第十一城鎮水務大會水環境保護與水生態修復分論壇部分演講嘉賓ppt整理,未經主講人確認)

劉劍彤---城市近郊河流再生—以晉城丹河為例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視頻鏈接

閆斌---土人的水生態基礎設施之路

北京土人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第三分院院長、規劃總監

視頻連接

葉清華---荷蘭智能水管理:可適應性規劃和設計來應對氣候變化

荷蘭三角洲研究院博士、咨詢專家 、研究員

視頻連接

溫馨提示:

(由于微信限制,無法加載所有視頻,更多資料及視頻內容,“閱讀原文下載水世界APP",或者在微信訂閱號內回復“修復”。)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