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微水會 >> 往期回顧 >> 

【經驗分享】二沉池出現污泥上浮 如何對癥下藥?

時間:2017-02-24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作者:

水世界導語

污水處理工程中,有時會發生活性污泥不沉淀的現象,最終導致出水水質惡化;就大部分的污泥上浮而言,我們可以發現其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污泥中夾帶有氣泡,但這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還有哪些原因,又該如何處理并予以解決,在先前推送的文章中,水世界曾有過涉及,現進一步就二沉池出現污泥上浮的原因及對策予以詳細分享,供參考學習。

一、 透過現象看本質

污水調試方法大概分為傳統活性污泥法、AB法、SBR法、氧化溝法、A2O法、生物接觸氧化法、UASB法等幾類。在活性污泥法中,二沉池出現污泥上浮應分情況處理,一般來講,可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二沉池內有污泥沉積,沉積的污泥在厭氧條件下分解產生氣體,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污泥內或者污泥周邊包含氣體,污泥絮體密度下降,污泥開始上浮。一般來講,污泥絮體的密度不僅與污泥本身的組成有關,也與污泥的形態有關,例如顆粒污泥要比絮狀污泥的密度要大一些。通常來說,污泥密度要比水大一些才能沉降,但如果污泥內含有氣體則密度很容易小于水體,從而造成污泥上浮。這種情況下的污泥顏色是發黑的,上浮的污泥多呈大塊狀,(厭氧條件往往會導致污泥的顏色加深),噴水即可造成污泥下沉,這是因為噴水破壞了氣—泥結構,分離了氣和泥以后,污泥重新下沉。

第二,曝氣池中的硝酸根離子進入二沉池。由于二沉池的底部設計的不合理或其他原因,局部形成厭氧條件。硝酸根離子在厭氧條件下分解成氮氣。絮狀污泥包裹著氮氣隨后上浮。此時污泥呈茶色,污泥多呈顆粒狀上浮,噴水即可造成污泥下沉,理由同上。

第三,由于放線菌或者其他細菌的過度生長造成的污泥上浮。放線菌是污泥形成絮狀體的部分原因。放線菌形成的污泥上浮與上述兩種最明顯的不同是污泥成絲狀,或者小米粒狀。污泥可以流動,看起來比較薄,即使噴水也不能使污泥下沉。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它不是由于污泥包著氣泡造成的污泥上浮,噴水時會造成污泥散開,然后又重新合聚恢復原狀,和用水噴浮在水面上油的情況類似。

二、 對癥下藥解決好

調試污水處理廠相當于醫生開藥方,醫生一般開藥方分兩種, 外敷 內服 。污水處理廠也一樣。

針對第一和第二種情況,可對污泥進行水噴淋,這是外敷。同時應該調查局部形成厭氧環境的條件是因為設計不規范或者污泥抽取量不夠;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處理。如果是污泥量抽取不夠,則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使污泥在沉淀池的停留時間減少,如果是由于設計不規范造成的,最好進行部分改造。

最難處理的是第三種情況,一旦發現可能是放線菌造成污泥上浮,則首先應該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放線菌大量存在。造成污泥上浮的放線菌中最主要的是種類是諾卡氏菌。

 

諾卡氏菌容易導致二沉池內形成浮渣,除此之外,諾卡氏菌還會導致曝氣池內產生異常的泡沫。諾卡氏菌一般直徑為1微米,長度為10到100微米以下,在100倍的顯微鏡下其長度大概為1mm到1cm之間。諾卡氏菌最重要的特點是有直角的分枝,放線菌形成的污泥膨脹或者氣泡,用水一般來說是難以解決的。即使噴了水,氣泡也不會消失。諾卡氏菌形成的泡沫一般為茶褐色,泡沫有粘性。

如果在反應池(注意是反應池)中形成的泡沫是白色的,而在二沉池進水口出現蓬松的浮渣(水面漂浮著像雪一樣的物質),這時候引起泡沫和浮渣的是另外一種菌屬,叫做念珠菌屬。念珠菌屬引起的問題會小得多。通過增加剩余污泥量來減少污泥回流量,同時增加曝氣量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

因此,整體來看,最難處理的是放線菌的影響。

要去除放線菌,首先要明白,放線菌在所有的菌群中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在污水處理中,污水相當于是一種外環境,不同的細菌同時共存于這個環境中,哪個細菌最終成為優勢種與外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不同的微生物會隨著污水處理環境的不同而成為不同的優勢種群。

那么放線菌喜歡什么環境呢?放線菌屬于一種絕對好氧和貧營養物質的細菌,也就是說放線菌對于氧氣要求比較高,而對營養物質的要求比較低。如果一個污水處理的環境營養物質比較貧乏,而氧氣特別充足,那么放線菌就會成為優勢種群,大量的繁殖,最終形成污泥浮渣。

知道上述原理后,就應該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方法。針對氧氣量過分充足,我們可以減少曝氣量。針對可能的營養貧乏,F/M值太小,我們可以加大污水量或者是增加污泥的抽取量,減少污泥的回流量,這時返回反應池的微生物數量下降,相對應的貧營養也變成了富營養。這時候其他的微生物會逐漸成為優勢種群,放線菌的數量會下降,問題就容易解決得多。

(注:原作者為水世界社區水友ID:請叫我白哥,由水世界團隊整理,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水世界”。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