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指引文件】以廣州市南方地區為例---探討農村污水設計注意要點

時間:2017-01-11 來源:水世界訂閱號 作者:

導語

村鎮污水 與 市政污水 在 水質水量、排放特征 上有諸多不同,故不能應用市政污水處理的思想進行村鎮污水處理。與市政污水相比,村鎮污水較晚的起步,在監管,標準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且污水工藝較為多樣化,設施運行率低,管網建設滯后。因此,在進行農村污水處理設計時要遵照相關規范,結合現狀,把控好設計要點,為后續的施工建設和運行維護夯實基礎。本期微水會就十分榮幸的邀請到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給水排水設計師翟林以廣州南方地區為例,分享在農村污水設計中的經驗。

重要提醒,以下核心內容有:

1、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給水排水設計師翟林以廣州南方地區為例,詳細分享了在農村污水處理中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站設計布設要點,并就不同情形下的管道布設形式給出自己的經驗及建議。

2、就農村污水總磷、總氮達標及去除,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人工濕地應用,運營維護人員配置等近十個問題給予詳盡解答。

 

第45期主要內容綱要

主題:廣州市南方地區農村污水設計

提綱:

1、廣州市南方地區農村現狀排水簡介

2、廣東省有關農村污水設計指引及規定

3、農村污水設計要點

4、互動討論環節

分享嘉賓:翟林 給水排水設計師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

內容分享

農村污水處理尚處起步 明確要點很關鍵

1、主要設計原則

合理確定排水體制:目前農村污水治理分兩種形式,一種為粗放型,主要為找到 村落合流排水口,以截污形式進行治理,在現在比較熱的整縣整區PPP項目中較為常用;另一種為入家入戶收集污水,保障污水的收集率,這也是本次講座的主要內容。

減少泵站數量:泵站會涉及到用地及用電。

2、污水收集管網及污水處理站總體布置要點

轉輸管線過多,很容易導致管道埋深較深,對造價產生不良影響。

3、污水量及水力計算

每人每天設計用水量選取時建議參考 現狀供水量 進行核算,相對合理度更高。在水力計算中,一般考慮3倍的截流倍數,一方面是考慮遠期發展,二是由于農村污水后期管養相對較麻煩,預留一定空間。

就目前,在水力計算和管徑選取方面有一對很大的設計矛盾:一個設計思路是管徑做大,坡度做小,以減少埋深,控制造價;其缺點是水力條件差,后期維護費高,管道易堵塞。另一個思路是管徑做小,坡度做大;這一思路的優點是水力條件好,管道堵塞概率小,維護簡單;但埋深增加,投資相對高。這兩種設計思路的前提均是保障設計管道具有足夠的排水能力。

4、污水處理站工藝選擇

南方地區農村污水處理 主推 工藝為一體化設備,業主較喜歡運行維護簡單、技術成熟、占地面積較小 的工藝。

5、管道布置形式

這里的河堤指內河涌河堤,一般寬度在6-10m之間。

方式三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做雨水箱涵或蓋板溝,另一種是做雨水管。對于農村污水收集還是應堅持雨污分流。

老舊小區可以采用蓋板溝或混凝土箱涵;城中村可以做混凝土箱涵,較為偏遠的村莊采用蓋板溝也是可行的。

掛管形式一般是不推薦的,使用年限不長,且景觀性較差。

就南方地區來看,方式四中管道布設采用箱涵較為合適,因為村民侵占河涌現象較為普遍,箱涵可減少侵占,但由于箱涵對河道斷面縮減較為嚴重,在建設時還是要滿足規劃中最小的過水斷面要求,以保障河涌自由的防洪排澇能力。箱涵較適用于城中村內河涌整治。

方式五一般適用于山下的村莊房屋,水塘兼具 排污、防洪排澇功能。

6、污水最終去向選擇

如上圖所示,其中紅色部分做污水處理站,藍色部分接入市政管。根據村莊區位選擇不同去向。

 

以案例看農村污水設計要點如何運用

首先初步了解下廣州南方地區的排水現狀及管網現狀。

方案選擇案例:

方案1:以分區處理為主要形式,污水處理場站布置較多且以區塊劃分,一方面可以減少管網的長度,另一方面讓村民心理可平衡。

方案2:場站數量少,轉輸管線較多,場站布置在中軸線上。這樣布置的缺點一是轉輸管線太多,在用地上難以協調;二是跨區,在后期施工中難以協調。

方案對比如下:

從施工可行性和經濟性上綜合比較來看,方案1相對來說有些明顯的優點。

管道布置案例:

周邊有一些市政管網,農村污水可進入市政管網,以減少場站建設和維護。

分區分塊處理總圖

 

答疑環節

問題1:對于農村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表格中對人工濕地“推薦”但講課中提及運行中反映不是很好,是否濕地用于微污染的河道整治會更合適呢?廣州地區的農村污水進水水質情況大概如何?

答:推薦人工濕地是因其費用較低,南方地區也有一些應用案例,但其運行效果不佳,現在在設計階段的農村污水已經逐漸摒棄人工濕地這種污水處理工藝;通過比選一般選用一體化。在做微污染河道整治、湖泊治理、城市內河流域整治時采用人工濕地是合適的,典型的如南寧那考河PPP項目。

廣州地區農村污水進水水質與該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指標相比略高,畢竟截流式設計相對較少、受雨水沖擊影響比較小。

水質特征

問題2:項目設計是基于現狀(無遠期規劃)和行政區劃?

答:大部分設計是基于現狀,因為一些村鎮無規劃。有規劃的村鎮是參照村鎮的規劃,無遠期規劃的村鎮是參考現狀,酌情參考所在城市總體規劃和相關污水規劃。

問題3:農村污水總磷能否達標?

答:農村污水總磷去除也是個人比較關注的點,目前已在運行階段的處理工藝,總磷達到一級B是可以的,但更高的標準好像難以保證。農村污水現有的一些處理工藝對總磷的去除效果是比較差的,但近期的運行 基本上是可以達到要求。

問題4:農村污水常用消毒形式有哪些?運行效果如何?

答:我個人做過的有兩種形式,一是投加氯片,另一個是采用紫外消毒。紫外消毒所做案例較少,氯片消毒效果也還未進入施工階段。農村污水消毒是近一兩年隨主推工藝的變化提出的相應要求。

問題5:人工濕地處理農村污水,產生污泥多不多?一般這些污泥如何固液分離?

答:因為人工濕地處理農村污水的案例沒有做過,所以對其污泥產生量及固液如何分離不能給出具體解答。

就農村污水處理 目前不主推人工濕地,一是由于業主不愿意提供太多用地,二是運行較為麻煩。

問題6:對于剛才總磷去除問題,運營群群友講到在進行農村污水處理時,除采用生物除磷還輔助了化學除磷,對此,您如何看?

答:就我個人而言,在設計中沒有再加入化學除磷進行輔助;實際運營中一般也沒有加輔助的化學除磷,除非有些地方管網建設不太好或其他原因,運營單位會考慮添加化學除磷。

不添加化學除磷還有一個原因是國家對于農村污水排放的監管,沒有 城鎮污水處理廠 嚴格,如果某一時段有超標排放,也不會過于追究。

問題7:目前,農村污水處理是一體化設備還是像污水處理廠一樣?

答:進行農村污水處理時不能用城鎮污水處理的思想,在農村污水處理上監管沒有城市嚴格,且相關標準國家也未進行出具(目前農村污水處理的排放標準是參照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因此布置形式和工藝選擇也具有多樣性。

之前一批農村污水處理主要是靠生物+植物的方案(如氧化塘、人工濕地等),F在的一體化處理設備整個工藝流程與城鎮污水處理廠是一樣的,但其除了配備有前端預處理,將后段做成了集成模式,在布置形式及占地上有區別,可以說其更加集成化,這個主要考慮占地。此外在農村污水處理領域還有大型社區,其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與城鎮污水處理廠工藝類似。

問題8:氨氮和總氮達標情況如何?不需要另外添加碳源吧?

答:氨氮和總氮基本上可以穩定達到一級B標準。農村污水與城鎮污水廠收集形式不太一樣(主要是管網建設方面,目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市政污水管網中截流式合流制占有很大的比例,導致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指標受雨季影響較大),碳源基本可以保障,一般不需要投加碳源。

問題9:對農村污水運營及維護人員配置在設計時是如何考慮的?

答:農村污水 運營和維護 上,一般情況一個村莊會預留1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員,3個直接生產人員和1個服務人員,總共預留5人;但在實際運營中,村莊會根據其實際需求進行人員配備。

現今,農村污水處理 后期管養和維護 是熱點問題。接觸到的現有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大多還是由政府進行管養和維護;個人有了解到有個別村鎮建設的較大型污水處理站是交于專門的環境公司進行管養維護。如果是以 PPP打包模式 進行的污水處理項目,是有專門的隊伍進行負責。

由于現今農村污水管理體系不及城鎮污水處理管理體系完整,在人員編制上不確定因素較多。目前人員配置選擇的標準是《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標準建標148-2010》。

結束語:農村環境污染淪為“老大難”問題良久,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倡導下,被忽視多年的農村問題得以重視。就目前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存在“曬太陽”現象,且污水管網建設滯后。

本期微水會,翟工 以廣州南方地區為例,就 農村污水處理設計 進行了分享。首先就該地區的現狀簡要介紹,后以相關政策法規作為設計依據,詳細分析了農村污水管網設計中所要遵循的要點,其中涵蓋設計原則、布設要點。接著指出農村污水管道布設形式需根據不同情形區別對待,并分別進行了對比,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適合的布設形式。最后輔以實際案例進行講解。答疑環節,就水友提出的人工濕地應用,農村污水總磷去除,農村污水消毒形式,氨氮及總氮達標,運營人員配置等問題進行了詳盡解答。

管網建設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效率。因此,給予管網建設重視,做好規劃設計,全方位考慮地形、經濟等條件,將適宜的技術與之配套。污水設施與管網配套建設在村鎮污水處理中至關重要,且趨勢日漸明顯。

最后,微水會為您貼心奉上嘉賓在分享中提及的廣州市有關農村污水設計的指引。

附指引:(下載文件請在水世界訂閱號內回復:指引)截止日期1月25日

1.粵建村〔2016〕200號關于印發《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適用技術和設備指引》的通知

2.廣州市城中村治污技術指引(試行)

3.廣州市農村污水治理適用技術指引_修訂版_第一冊

聯系人:潘鵬

電話:010-88585610-815
手機:18510663273

郵箱:325178909@qq.com

關注微信訂閱號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京ICP備12048982號-4

Top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