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桑德:村鎮污水長效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

時間:2016-11-23 來源:水世界訂閱號 作者:

導語:

目前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已經打開,細分行業也已初具規模;但形勢依舊很不樂觀,標準政策不完善,技術處在探索中,管理運維不到位;未來村鎮污水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將成趨勢,而讓這一領域健康發展對設施進行長效管理運維是關鍵之一。且聽本期微水會嘉賓北京市小城鎮污水處理與回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桑德村鎮水務公司技術總監 王俊安 博士,以其長期對村鎮污水的研究,分享村鎮污水處理技術及如何實現村鎮污水設施長效運維。

重要提醒,以下核心內容有:

王俊安博士從村鎮污水現狀、工藝技術選擇、智慧化運維、長效運維管理模式等四個主要方面就村鎮污水如何在因地制宜基礎上,進行選擇展開分析。

討論答疑環節,就SMART設處理低碳氮比農村污水如何達標、SMART設備運行成本、寒冷地區村鎮污水如何治理、管網日常維護、小型分散處理裝置耐沖擊問題等近二十個問題做詳實解答。

第41期內容主題綱要

主題:村鎮污水處理技術與長效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

提綱:

桑德村鎮污水治理探索之路

村鎮污水處理關鍵技術與設備

村鎮污水處理智慧化運維模式

典型案例分享與長效管理模式

分享嘉賓:

王俊安,博士,高級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排水),環保部"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青年拔尖人才"。

2015年擔任桑德集團村鎮水務公司研發所所長兼技術總監兼任北京市小城鎮污水處理與回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主管村鎮水務及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技術研發及示范推廣工作。

內容分享

開始正式內容之前,先來看幾張圖

一、我國村鎮污水處理之路

從各地調研情況看來,村鎮污水處理現在的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大量污水處理設施建好之后未經使用便閑置,出現"曬太陽"情況。據統計,現今國內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率占所有村鎮10%。

對于村鎮污水處理各國均在積極探索中,下面先跟隨微水會嘉賓一起了解下國外處理模式。

美國村鎮污水處理模式:

主要工藝為化糞池+土壤吸附。在20世紀60年代已基本實現城鄉一體化,80年代中期完成鄉村污水處理設施普及;相當于國內的無(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

日本村鎮污水處理模式:

日本人口相對集中,故污水處理設施偏設備化。處理設施主要為凈化槽,主要分為污水處理系統、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凈化槽系統、單獨式凈化槽、夜間糞尿儲存罐五類。

1、我國村鎮污水分類

2、村鎮污水處理基本原則

在因地制宜基礎上,以資源化、能源化為出發點,重視源頭分離。不同污水處理規模,工藝設計和技術路線有所區別。

3、探索之路

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模式不同于城市。結合村鎮分散、數量多、水量水質波動大等特點,通過大量調研和技術論證桑德于2009年提出SMART設計理念,2011年在湖南長沙縣18鄉鎮污水處理項目中首次成功應用,2014年獲"國家重點環保實用新技術",一路探索攜手互聯網技術于2015年成立浙江金華村鎮污水智慧化運維中心。

桑德SMART理念:

S(small)規模小、占地節省,

M(modular)模塊化、多功能,

A(automatic)自動化,

R(rapid)建設周期短,

T(technology)設備化。

二、村鎮污水處理關鍵技術及案例

村鎮污水處理工藝主要為生化處理,但一定要與預處理、泥水分離及生態處理辦法相結合。

1、SMART-HRBC高效生物轉盤工藝

適用于處理規模在500m3/d以上的單個污水廠(站)。核心設備為高效生物轉盤、精密過濾設備和移動式污泥處理設施。

特點:低能耗、占地小,污泥產量少、無二次污染,投資運行費用少。

2、SMART-PFBP多級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適用于處理規模在500m3/d以下的單個污水廠(站)。對于污水排放要求較高的污水處理設施,會增加分級。

特點:

節地節能:該設備可全部埋地,內裝有"仿水草"生物填料,曝氣設置;噸水占地1平方米左右;

無人值守:巡檢式;

生態結合:可種植花草,并與人工濕地、氧化塘等結合。

3、案例

戶級污水處理設施

吉林村級污水處理站

全部地埋式,可實現保溫;外部及周邊可種花草。

湖南長沙縣18鄉鎮污水處理設施

北京項目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600個鄉鎮(近100個縣)正在或將要享用"桑德SMART村鎮污水處理系統解決方案",日處理規模超過30萬噸,服務人口300多萬人。項目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及東部;西北、東北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率還普遍較低。未來,桑德在村鎮環境治理方面將實現基于"互聯網+"的村鎮供排水水務一體化、城鄉環境治理一體化。

小結:村鎮污水處理,生物膜法(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個較好的選擇,且要注重源頭分離、資源化、能源化,并與生態相結合。

三、村鎮污水運維及長效管理模式

村鎮級污水治理,避免曬太陽工程,運營管理是關鍵,如何建立長效的運營管理模式,微水會小編發現,桑德已經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建設,通過云端控制,實現少人巡檢或無人值守。

1、村鎮污水智慧化運維模式

云平臺對大數據的積累可優化工藝設備的運行參數。利用云平臺進行污水運營考慮集約化管理,通過設備集中遠程控制,將管理、化驗、技術平臺按區域優化集中。鎮級廠(站)1-2人對設備進行看護操作,村級廠(站)實現無人值守。

此外,根據不同污水處理廠(站)的重要性,現場智能化設備配置不同,標桿性站點會配備流量計、設備、監控等,無動力站點一般感知流量及廠容廠貌即可。

通過智慧化物聯網運維系統,實現污水處理站點規范化、長效化運營機制,從而達到改善服務質量、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維效率的目的。

2、長效運行管理模式

建管一體化:EPC+OM、BOT、PPP三種模式的共同點為均考慮運營。

集約化:依據村鎮污水處理設施量多、單體規模小的特點,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至少以區縣為單位進行打捆,且需要專業第三方進行管理。

智慧化: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將人、車、設備、構筑物互聯互通,降低人工及成本。

討論答疑

▷問題1:剛才您提到了有個項目出水要求達到北京地標,相當于四類水,咱們的工藝是如何保證水質穩定達標的?尤其是總氮和總磷,是否需要加藥?

答:北京的標準為全國最嚴,接近四類水(COD40mg/L、氨氮5 mg/L、總氮15mg/L、總磷0.4mg/L)。在村鎮污水處理中,一般污水處理設施難達標;因此,從技術路線上考慮要盡可能資源化和能源化;個人看來,對于農村污水總磷、總氮達標不應做過多強調。

項目想要實現達標,也是可以的。一般進行多級三級處理,對碳源予以優化,碳源不足予以補充;對于除磷,系統有電解除磷裝置,若達不到要求可加藥強化。對于總氮總磷控制從工藝路線來講無任何問題,但成本增加;因此不建議對總氮總磷去除過多強調,主要指標還是應關注COD和氨氮。

▷問題2:請問如何組建專業化的運維隊伍?難點在哪?

答:這里強調的是要由專業的第三方管理運維團隊進行污水處理廠(站)管理而非組建。

▷問題3:請問東北地區的村鎮污水治理之路怎么走,您個人有哪些建議呢?

答:污水處理技術南北方均可使用,對寒冷地區主要技術瓶頸為保溫,保溫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地埋,二是建陽光房(棚);解決保溫問題后,其余基本相同。

▷問題4:想問農村站點間通過污泥車搜集處理,污泥處理費用是多少,比建設干化池投資和運行費用能省多少?生物轉盤如何保證出水達到一級A?

答:經測算,一個區縣村鎮污水處理設施超過5個用移動式污泥處理設施經濟性就具有優勢;以區縣為單位的村鎮污水處理設施采用移動式污泥處理很有優勢。

轉盤本身是生化單元,如果要達到一級A,需考慮相關指標去除。對于COD和氨氮沒有問題;對于總氮轉盤本身有厭氧好氧交替可去除部分,如果去除要求較高,可在前加全浸沒式生物轉盤或填料式生物轉盤(即增加缺氧段);對于總磷在后面進行加藥處理。

▷問題5:請問一下貴司SMART設備在處理低碳氮比的農村污水時如何做到氨氮穩定達標呢?

答:生物膜法在村鎮污水處理中優先選擇的原因有,生物鏈長、生物易在系統中停留、本身硝化能力強,所以適合較低濃度污水處理。

▷問題6:想問就目前這些案例的運行來看,最大的問題在哪里?運行的成本是多少?

答:任何項目從建到管的過程中多少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針對問題對系統進行改進;以SMART新麥田為例,差不多1個月進行一次改進,如果進行10次改進必然會出現一次大升級,系統越來越好。

成本與處理規模有關,以區縣為單位,平均運行成本1元左右;運行成本包括人工費、電費和藥劑費。

▷問題7:想問隨著地方和國家標準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在一些農村污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也是經常有超標的現象,不知道SMART設備是否有針對此指標的深度處理設施,如UV?

答:桑德SMART工藝配套的消毒主要是紫外消毒設備,使用設備的另一原因是去人工化,因為水務云平臺對設備電信號信息方便管理;如果采用加藥,需人工,成本會增加;因此用設備及電解決降人工去成本問題。

對于村鎮污水消毒不建議做,但如果需要采用紫外消毒還是較好的選擇。消毒標準在國際上也是較有爭議的;例如村鎮污水用紫外或氯消毒糞大腸菌群達標后再進入水體又超標,因此意義不是很強。

▷問題8:請問這類村鎮小型裝置,建議以哪種方式與政府合作?

答:村鎮污水處理當下與政府合作的主要模式為PPP,很多村鎮進行打捆建設,包括前期設計建設、設備、運營管理。還有一種模式為以前常采用的EPC,政府采購設備,存在建設管理、運行管理不到位。與政府合作模式還是建議EPC+OM、BOT和PPP三種,一定要注重運營管理且需交給專業的第三方。

▷問題9:請問村鎮養殖場(雞鴨鵝豬牛等)產生的污水,國家有沒有要求呢?好像環保沒有太關注這樣的個人戶呢?

答:綜合排放標準對養殖場是有專門要求的。工業水對村鎮污水處理影響還是非常之大,如江蘇、湖南等地所做的一些項目均有工業水進入。這一部分在前期調研設計一定要考慮。對于個體戶基本無人管,算是一個管理漏洞,鎮方面可呼吁政府加強管理,戶養殖廢水不管污染環境還影響周邊居民,可在政策及宣傳上多重視。

▷問題10:請問桑德目前做的ppp,村鎮水價是誰在支付?村民肯定不指望能繳費了,全靠國家和政府補貼嗎?

答:目前村鎮污水支付還主要以區縣政府財政支付為主,對于村一級污水處理目前較少收污水處理費;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村鎮是可以,如浙江;這種模式以后可以進行推廣,但一開始還是較困難。因此,政府想要治好村鎮污水財政補貼應該要加大。

▷問題11:請問農村污水的進出水水質問題是如何參照的,尤其是那種1T,2T的小型分散處理裝置,很大程度上進水的沖擊負荷會很大,如何解決呢?

答:戶級主要為生活污水,對于水質水量波動一定要設置化糞池或調節池進行調節后生化處理。對于整個村鎮的污水處理設施在前端均會設有較大的調節裝置。

▷問題12:請問桑德在全縣域農村污水全覆蓋的項目中,運營成本中人工,藥劑,電耗等各自占的比例為多少?為此桑德在工藝更新中將往哪方面發展?

答:桑德目前運營成本構成主要還是電耗和人工,可占80-90%,藥劑費也占一部分,但不鼓勵投加藥劑,這樣不經濟。

未來還是堅持SMART小型化,規模小、占地少工藝技術方向;強調源頭分離與生態相結合方向,并向極致化努力。

▷問題13:請問村鎮污水尤其是農村,在管網敷設過程中存在哪些困難?在日常運管中,管網維護又歸誰?

答:農村在管網建設實施方面是很困難的,因此在村鎮污水處理中一定要調動政府積極性,如在北京的模式為政府建網、企業建廠建終端,該種模式可行,但一定要考慮廠網一體化,與政府充分溝通,保證廠網同步。

村鎮污水管網日常維護大部分還在政府,其雖然簡單,也需專業團隊運維,建議交給專業的第三方進行維護管理,如果管網維護和終端建設交于同一家單位,效果應會更好。

▷問題14:另外,因為分散式污水就地處理,裝置分散安裝,那么出水口問題怎么解決。根據實地就地排放就出現很多個排放點,環保部門顯然不滿意,集中一起排放滿足環保監測要求,就帶來管網建設問題,這個怎么考慮呢?

答: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出發點是根據人口密度、經濟條件來判斷建設,如果全集中處理管網費用及綜合成本大大提高,政府無力承擔。較為分散時可參照美國模式;分散后單體水量不大,可就地利用或排放。

▷問題15:您剛才提到戶級庭院式污水處理,主要是針對生活污水灰水,那如果農戶黑水、灰水均有,怎樣的模式合適呢?

答:重點強調先源頭分離,通過生態馬桶將糞尿分離收集做肥料;灰水經過裝置簡單處理達標排放,這樣投資成本會大大降低,也實現了生活污水的資源化、能源化。

▷問題16:對于鄉鎮污水廠管網配套不完善,收集率低,進水水質波動大,偏遠,一人一狗一廠。如何應對?對于污水處理費收費困難,如何解決?

答:如果過于分散可以建村級,分散化也可減少管網投入;再分散建戶級。水質波動、收集率低修建調節池。

污水處理費收費困難是一個普遍面臨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從技術上要將污水處理廠(站)建好運行好。

結束語

作為很早之前就布局村鎮污水處理的 桑德,將 技術創新、生態鏈、互聯網+ 三大關鍵詞作為未來重要戰略發展方向,致力于打造村鎮生態治理服務。

面對各地均存在村鎮污水處理設置閑置現象,村鎮污水處理情況不容樂觀;基于這一現狀,結合村鎮污水特點并通過調研及技術論證,桑德于2009年創新性的提出SMART設計理念,到2011年在長沙縣18個鄉鎮首次成功運用,再到2014年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現已覆蓋近600個鄉鎮,服務人口達300多萬,處理村鎮污水規模超過30萬噸/日。

本期微水會中,王俊安博士 先就各地村鎮污水處理現狀做了簡要分析,指出在未來村鎮污水處理將以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為發展趨勢,并將村鎮污水分為三級,指出村鎮污水處理技術路線應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基于資源化、能源化為目標。接下來就重磅內容—SMART展開介紹;其中針對村鎮污水不同規模,給出了兩種工藝選擇,分別為 SMART-HRBC、SMART-PFBP ,就其工藝流程、核心設備、處理效果、工藝特點做了介紹。

在 " 互聯網+ " 的大潮下,推行智慧化運營成為潮流和趨勢,桑德村鎮污水處理成功融合互聯網技術,推出了了村鎮污水處理智慧化運維模式,可大大降低運營人員和運營成本;實現污水處理站點規范化、長效化運營機制,從而達到改善服務質量、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維效率的目的。

最后就 SMART新麥田 在吉林、北京、湖南、貴州、湖南等地的推廣應用,且可根據處理規模將SMART工藝串聯或并聯使用。對于村鎮污水處理要想做好,需考慮建管一體化、集約化、智慧化的長效運管模式。答疑環節,水世界群友們就運維模式、案例運行的最大弊端、SMART設備在處理低碳氮比的農村污水時如何做到氨氮穩定達標、推薦與政府合作模式、SMART設備運行成本、寒冷地區村鎮污水如何治理、管網日常維護等諸多問題尋求解答,王博士以敬業之姿給予了詳實回答,可謂受益匪淺。

目前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做了很多,出現"曬太陽"的也屢見不鮮。正如王俊安博士所說要想做好村鎮污水處理需要去實踐,且帶著將其運行好的出發點,F今環境治理并不缺錢,還是一些管理機制存在問題。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在政策、技術、標準及規范上存在缺失問題,需要大家齊心協力為政府獻計獻策,不斷推進村鎮污水處理建設。

 

聯系人:潘鵬

電話:010-88585610-815
手機:18510663273

郵箱:325178909@qq.com

關注微信訂閱號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京ICP備12048982號-4

Top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