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會▪第9期】如何做好屠宰廢水的討論(一)
時間:2016-08-03 來源:微水會 作者:策劃:C.P.

導語:上一期的微水會上我們從《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出發,討論了污水廠的提標改造。本期的微水會繼續回歸到工藝技術上,圍繞兩個案例探討屠宰廢水的處理。微水會對本期內容做了梳理,供大家參考交流和討論。
屠宰廢水案例分享與探討
背景:我國大部分城市已基本上實現了禽畜的定點集中屠宰,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屠宰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屠宰廢水的排放量越來越大,而環保部門要求具有一定規模的屠宰場都必須建立專門的廢水處理站。屠宰廢水作為一種有機物含量高的廢水,具有一定的行業特點和處理工藝相似性,本期我們基于宰牛廠廢水的案例進行屠宰廢水的探討。
話 題
1、屠宰廢水的特點及常用的處理方法
2、屠宰廢水的工藝選擇及原因
3、案例討論。
前言:在肉類加工過程中每個階段因為水質的不同,可能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有單一的屠宰場,也有肉類加工廠,有前端養殖、屠宰、分割冷凍、肉類加工等一條龍的流水線。而單就屠宰而言,由于畜類和禽類的差別,水質也有不同。故在工藝選擇和搭配上也講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基礎知識概覽
在進行某一類廢水處理前,需先了解其來源、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和選取工藝。先就屠宰廢水的特點、常用工藝做簡單闡述。
屠宰廢水來源:宰前飼養場排放的畜糞沖洗水;屠宰車間排放的含血污和畜糞的地面沖洗水;燙毛時排放的含大量豬毛的高溫水;剖解車間排放的含腸胃內容物的廢水;煉油車間排放的油脂廢水等。此外,還有來自冷凍機房的冷卻水和來自車間衛生設備、鍋爐、辦公樓等排放的生活污水。
屠宰廢水一般呈紅褐色,水質水量變化大,有難聞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質、毛、肉屑、骨屑、內臟雜物、未消化的食物、糞便等污物,固體懸浮物含量高;屠宰廢水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其中高濃度有機質不易降解,營養物主要是氮、磷;是典型的“三高”廢水。
因其生化性好,目前均采用以生物法為主的處理工藝,包括好氧、厭氧、兼氧等處理系統。根據其具有的特點,無論采用什么生物處理工藝,都必須充分重視預處理工藝,應設置撈毛機、格柵、隔油池、調節池或沉淀池等,以盡量降低進入生物處理構筑物的懸浮物和油脂含量,確保構筑物正常運行。由于其含有蛋白質、油脂等大分子物質,在進行生化處理前,進行水解處理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分享
案例一:
案例背景
該案例為改擴建。某公司是一家集生豬、牛、羊收購、屠宰、加工、冷藏、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民營企業。于2011年11新建有一座廢水處理站,處理規模為100t/d,、為了滿足該公司的產量,在原建設的廢水站的基礎上新建一座日處理量為200T/d廢水處理站。
進水水質:CODCr 2800mg/L,BOD5 2000mg/L,SS 1000mg/L ,NH3-N 150mg/L,Ph 6-10,動植物油400mg/L。要求處理后水質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的一級排放標準。工藝流程如下。由于是改擴建,故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設施。水解酸化池停留時間9.5h,好氧池、缺氧池停留時間為7h。

原有污水處理廠存在的問題:
1)收集池動物血液結塊問題,需要定期清掏,操作繁瑣;
2)動物毛皮、內臟經格柵初步去除效率低,導致調節池容積減小且污水提升泵堵塞問題;
3)好氧池填料使用一年左右,整個填料全部脫落;
4)好氧池后端接MBR系統,膜清洗頻率太高;
5)板框壓濾機脫水率太低,經處理后的污泥成漿糊狀,無法運輸;
6)調節池容積無法滿足工藝需求,公司生產高峰期主要在凌晨12點到3點之間;
7)出水水質泛黃,BOD5、氨氮、植物油含量超標。
案例釋疑:
Q:針對原有污水廠存在的問題,現在的工藝如何解決的?
A:原有工藝中預處理未做好,且格柵為人工格柵,生化部分停留時間不夠,導致后面的膜組件污染非常厲害,出水水質泛黃;改擴建時在原有設施的基礎上新增加機械格柵、轉鼓格柵、加大調節池的容積、新增氣浮設備、擴大生化部分池體容積。
Q:為什么選擇MBR工藝?
A:提高污泥濃度,既有增加生化處理的效果,并且去除SS,保證出水水質穩定;此外在原基礎上建設,也是可以節省占地。
Q:色度的去除問題?
A:在生化處理后,血色基本去除。
Q:如何理解:“并且由于膜的過濾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生物反應器中,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與活性污泥泥齡的徹底分離,消除了傳統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脹問題”?
A:膜池可以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濃度約在8000-12000mg/L,發生污泥膨脹的可能性很小。
Q:污泥含水率為多少,脫水后污泥怎么不成形?
A:污泥含水率為80%;由于氣浮的油渣進入了污泥機,用板框脫水后泥成漿糊狀。
案例二:宰鴨廢水處理
案例背景
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宰鴨為主的企業。在宰殺、去毛、清洗內臟等生產過程中將有大量的污染物產生。以下技術方案為2010年的,以水解酸化+SBR為主體工藝。日排水量按1000m3設計。進水水質指標為:CODCr:1600~1800mg/L,BOD5:600~800mg/L,SS:700~900mg/L,動物油:60~70 mg/L,pH:7~8。廢水經處理后應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排放標準》(GB13457-92)中規定的禽類屠宰加工一級排放標準,即:CODCr≤70mg/L,BOD5≤25mg/L ,SS≤60mg/L,動物油≤15mg/L,pH:6.0~8.5。
工藝圖如下
案例釋疑:
Q:氣浮系統為什么放在水解酸化池之后?
A:水解之后的浮渣,出水懸浮物多,因此,考慮水解池之后用氣浮。
Q:氣浮一般加什么藥劑?
A:多選用PAC和PAM。(@蒼龍說,對于有機物比如肉類油脂很多的PAC+PAM的組合反而不適合?)
Q:水解是攪拌混合式的,還是配水式的?有填料嗎?
A:水解是配水式的,里面裝有填料。
Q:隔油池是地上還是地下,地下式隔油調節池排泥和排油怎么做?
A:隔油調節池一般都是地下,可以減少一級提升,節省成本。屠宰廢水的幾乎地平,實際上不是地下排泥,而是地上平刮泥或人工清理。
觀點:
在昨天的討論中,大家主要針對水解池和氣浮的位置提出了看法。也討論了關于浮泥、脫水機選擇、污泥膨脹等問題。
1、 兩個案例中氣浮-水解和水解-氣浮兩個順序正好相反,其位置究竟該如何布置?
氣浮前置比較好,其一,整個系統可以一級提升;其二、避免大量懸浮物進入水解池。如果氣浮后置,水解酸化池必須高于氣;泵提升,多一級提升,耗能。
氣浮目的是去掉油脂,水解目的是斷開長鏈,提升BC,氣浮置后,會因油脂包裹污泥而使水解的目的失效。
因為油脂,有機氮和氨氮的原因,油脂經過水解酸化之后,血蛋白等有機氮轉化氨氮;水解之后的氨氮相當的高,加上糞便的原因,氣浮除了去除油脂,還有糞便等細碎懸浮物,放到水解之后,經過厭氧,氨氮會出奇的高于原水。用氣浮期提前拿出去,很容易,很劃算,為后期的好氧工藝打下堅實的基礎。
氣浮放前面至少在6毛以上的成本,氣浮放后面至少減少一半的運行費用。
氣浮放在后面的前提是前級格柵、除油、預沉要做好,而且生化池停留時間要適當延長。
水解酸化對溶解氧沒有嚴格要求,水解菌是兼養菌,溶解氧不是問題,況且氣浮也不會多少溶解氧。1)從去除非溶解性物質來說:水解通過網捕作用可以去除相當多的大顆粒懸浮物,但是水解出水可能會帶有很多細小的懸浮物,而且在水解過程中,一個大分子變成多個小分子,原本溶解的物質也會發生析出。所以水解酸化出水懸浮物較多是可能的,而且不易沉降。2)而且氣浮前置其負擔加重,藥劑量加大,運行成本變高。3)水解過程中若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氣浮隨后可以起到一定的吹脫作用。故氣浮在后面有其利。但是,如果原水中含有這么一類懸浮物:不具備生化性,則考慮氣浮前置有益。此物質若直接進入水解,會停留于水解污泥中,久而久之置換出污泥中的有效成分,降低了水解作用。
關于氣浮和水解誰在前,關鍵還是看運行的經濟性,氣浮在前,氣浮的藥劑費用,處理污泥的費用要增加,氣浮在后,水中氨氮升高,水后續生化壓力變大。各有優劣。
2、關于去毛的問題,轉鼓格柵去毛,會掛上,加上冬天溫度低,油脂也凝固在上邊,在減少勞動強度的同時,怎么清理它?
群友建議可以加伴熱。
3、由于屠宰廢水的進水量,受作業時間的影響,有旺季和淡季,在工藝選擇上如何做到平衡?
就算是屠宰因為養殖場的問題,和銷售問題有淡季旺季,因為設計之初,這個生產廠家的生產流水線,是鐵定了,每天能夠宰殺量多少,已經依據屠宰線確定。污水設計,已經是最大量了。淡季只要減少運行時間就可以了,而且絕對達標。
一般甲方建設前為最大量設計,且只要保證高峰期正常處理,就沒什么問題。
4、屠宰廢水的污泥脫水用什么脫水機合適?
屠宰廢水污泥處理見過好一點的是離心機和疊螺式脫水機。疊螺式脫水機處理含水率高,處理量小。
污泥量小時,選擇疊螺脫水機;泥量大時,選擇帶式脫水機。
與離心式脫水機、帶式脫水機、疊螺脫水機相比,板框式造價低。
5、關于屠宰廢水,主要采用生物法,那么生化部分,如果有污泥回流系統,可不可以把接觸法和活性污泥法結合起來?
(以下是@bushiyinweijimo的回答)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生物接觸法是靠模掛膜,就是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就是靠污泥,不用填料;接觸氧化就是有填料。
很多公司的設計,就是有接觸氧化工藝+活性污泥,我一直持反對意見,我認為這樣設計,可以賣填料,有填料和沒有填料,造價是不一樣的,填料還需要支架型鋼支撐;第二個因素就是因為用生物接觸氧化法,他們擔心沒有絕對把握,然后混合使用兩種工藝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原理也不同。簡言之,混合使用的原因就是賣錢,多賣錢,有設備就可以加錢;還有就是把握不大,混合使用。
6、為什么屠宰廢水用厭氧法的少?
高氨氮廢水不適合做厭氧,因為厭氧后碳源不足,反硝化不好會導致總氮超標。
7、關于屠宰廢水的預處理
其實大家都知道屠宰的最大問題是,毛發的去除或是其他雜質的去除等,因此對于預處理,我們更應該深入去討論;而在昨天的討論中,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展開討論,本期整理,以我們所能獲得的資料,對預處理進行一些介紹,供大家參考。
對于屠宰廢水,方法有篩網、格柵、沉淀、混凝沉淀或氣浮等。為了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均先采取格柵或篩網去除廢水中較大粒徑的懸浮物,再加藥混凝反應后再進行沉淀或氣浮處理。
屠宰廢水預處理常用方法有氣浮和篩濾。其中氣浮主要應用于廢水量較小的處理站,其缺點主要是設備復雜、不易管理、運行成本高、衛生條件差;篩濾則主要應用于廢水量較大的屠宰廢水的預處理,管理方便,運行穩定。
對于屠宰廢水,常用預處理技術有:沉淀、隔油、均和調節、格柵、預曝氣等。一般根據水質特點,相互結合選用。
屠宰廢水預處理采用的化學法有水解和混凝沉淀,一般是使用堿性物質或酶水解其中的脂肪顆粒,通常使用石灰、氫氧化鈉、脂肪酶、細菌酶等。其中石灰經濟但會產生大量廢渣,用堿性水解處理時會導致水的pH值波動,后續難控制,對生化有影響。
屠宰廢水預處理可以先用粗格柵和細格柵截留廢水中的雜物,再利用水力篩網進行固液分離,后進行沉砂和除油處理。
在實際的預處理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希望下一期能針對預處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解答與討論。
問題思考:
昨天因為我們的問題,討論秩序有些亂,原本的好多問題都沒有來得及講解,在這里表示歉意,現將昨天遺留未討論的和@bushiyinweijimo所提的問題公布如下,供大家思考和討論。也真誠的希望大家能在微水會或水世界論壇上分享,促進大家的學習交流。
1、屠宰廢水對于預處理的工藝選擇是怎么樣?哪些預處理的組合是經濟又實用的?
2、為什么選擇SBR工藝?
3、用混凝沉淀工藝,代替氣浮可不可以?
4、既然選擇屠宰及肉類加工廢水的規范,為何上面提到UASB,而屠宰廢水不用,包括殺豬,我是不用UASB的,剛才在污師界還有朋友說殺豬廢水用的UASB工藝。
5、微水會開始前,大家說到了沉砂池,這個很關鍵的一個工藝,如何做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6、@劉龍的一個問題,屠宰廢水原水數據并不高,不用水解酸化池,直接進好氧池可以嗎?:
7、@山大王說,氣浮在水解池后,會比在水解池前節省一半的費用,水解池前用氣浮的費用是0.6元,如何來的?
結束語
在確定這期主題后,大家很積極的提供案例、提出問題。首先要感謝@陳彬、@bushiyinweijimo兩位提供的案例,也向每一位想要真心分享經驗和學習的圈友們表示深深的歉意,昨天由于秩序問題,兩個多小時的討論實質性進展慢,大家只集中討論了水解酸化、氣浮和其他一些零碎的問題,好多問題還未來得及探討。對于水解酸化和氣浮的位置問題,大家爭議較大,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對于這期微水會出現的問題,我們感到欣喜的是大家對微水會的思考與反饋。大家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微水會提供很多建議,這是對我們平臺的肯定和認可;同時我們也會積極的反思,如何為大家提供一個更好的交流平臺。我們會以這期為教訓,重新將微水圈的秩序整頓下,為主講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去闡述他的理念,讓更多的人了解水行業,收獲知識,也真誠希望大家能夠提一些中肯的建議和意見。
(聲明:以上觀點基于微水會討論內容整理,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我們堅持真實還原微水會討論精華,以供大家交流與學習。歡迎大家參與其中,真切感受討論氛圍。)

歡迎添加“水世界”微信(微信ID:chinacity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