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會▪第2期】中國農村污水處理探討

時間:2016-08-03 來源:微水會 作者:策劃:C.P.

背景:

近期,一封住建部村鎮司的工作函,被各大環保網站接連解讀,并引起不少討論。其中引起廣泛討論的主因是,媒體報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指腹為婚”,指定3家國企作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企業。仔細看看發現,這份工作函,存在被各大媒體過分解讀的意味。微水會結合近期熱點,探討關于農村污水治理的方方面面。

討論話題內容,主要分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討論:

1關于住建部村鎮司函事件的觀點;

2各地各種農村污水的不同特點;

3目前農村污水治理的技術及解決方案有哪些?

4關于農村污水治理,國內外案例探討。

主體內容

是什么引起了業內外的廣泛熱議?

近期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的住建部村鎮司函,原文并未在網上公布,目前網上所討論的全部是基于以下這段文字:

[建村水函(2015)106號]表示,住建部初步確定在100個縣(市、區)開展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為推動示范工作,住建部協調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予以長期低息金融貸款支持,并且組織了中車集團山東華騰環?萍加邢薰、首創股份有限公司、北控水務集團等大型國有企業參與。請河北、山西、云南等17個省的住房城鄉建設廳,以及北京市水務局積極協調本地區內的示范縣(市、區)與農發行、中車、北控、首創等進行對接并確定合作意向,有關情況要于11月20日前報該司。

對此,眾多企業表示抗議,“國企現行,有違市場競爭原則”。11月20日,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以下簡稱“環境商會”)向住建部村鎮建設司提交的《環境商會關于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縣項目對接工作的建議》中也表示,近日環境商會密集收到來自各會員單位的電話、函件,針對項目對接文件內容提出了異議。

環境商會向住建部建議,對此函件應該以適當方式做一補充說明,鼓勵“有積極性、有經驗、有技術”的各類社會資本廣泛參與,鼓勵地方政府特別是縣級人民政府創新思路,尊重市場原則,不設門檻,廣泛尋求適合本區域發展所需的環保企業積極參與當地農村環境包括污水治理項目。

針對水函,到底是眾口一詞,還是各持己見?

對于這封神秘的水函,從企業到政府、從媒體到百姓,大家都是眾口一詞的提出異議嗎?為此,筆者也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福建省住建廳官員

農村污水處理這類項目不應該大量交給私企承擔,事實上很多問題都是引入私企后出現的。像污水處理這種涉及國計民生的問題,不應該產業化,而應該由公共財政支持,國有企業建設運營。

北控水務集團常務副總裁李力

北控雖然是被推薦的企業,但是被推薦的并不只有我們一家,甚至不僅局限于提到的三家,因為后面還有“等”。關鍵還是要看技術,目前北控已經進入到第4代技術,可以做到無人值守、非工地化、零排泥、環境影響低、運行成本低。地方領導也是貨比三家,并不會僅因為我們是住建部推薦的企業而選擇我們,更重要的是看好我們的技術。

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笠鈞

這次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推動經濟增長,其中一方面的措施就是通過制度改革,釋放市場活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環境等基礎設施投資。如果政府的項目都指定由國有企業做,那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還有什么必要?政府部門的思維必須轉變,才能真正激活市場力量,促進技術進步,推動資源向更有效率的企業配置。無論是國有,還是非公經濟,讓市場去選擇,而不是政府決定。

總的來說,政府官員傾向于公共建設問題交給國企更有利于把控;被點名推薦的企業有行業內技術實力領先的自信;而其他企業則希望政府部門轉變思想,更加相信市場競爭的力量。

對此,我們也進行了一些自己的探索和思考。

今年9月,住建部村鎮建設司曾經邀請以桑德集團為首等多家環保企業開會,了解農村污水治理的技術水平、技術標準和設備情況等,希望形成“專家+企業+部委”的互動機制,解決農村污水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可見住建部并沒有為農村污水盲目的“拉郎配”,提出的建議也是多方協商考量的。我們也同業內有關人員討論,有一種觀點認為,將農村污水處理交給國企來做是好事,因為農村污水從設計,到施工,再到運營監管都跟大市政的項目情況有所不同,它更繁雜,需要投入的人力更大,即使交給幾家大公司,在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的前提下是否能完全承擔和實施,也需要考量,所以農村污水處理目前應該不可能成為盈利性的。把這份責任交給政府和國企來承擔,存在它的合理性。談到這里,我想我們爭議的焦點應該就是,農村污水治理市場,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期盼的那樣在收益方面潛力無限?

農村污水治理是否真的有利可圖?

首先是它的市場規模:

根據環境保護部2013年11月印發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2014年農村污水分散處理設施投資單價為5000元/噸。市場則預計2017年農村污水排放量大約為148億噸,如果按照農村污水處理率達到20%計算,2017年農村污水處理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408億元,這還不包含設施建成后的運營市場規模。

“農村污水治理市場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雖然單個處理規模比較小,但全國有2856個縣、40906個鄉,以及幾十萬個村,所以市場規模巨大!杯h境商會執行秘書長馬輝表示。

經過過去十多年的發展,2006年~2013年,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已經從55.7%上升至99.1%,市政污水治理領域已接近飽和狀態,與此同時,農村污水治理市場則存在著“短板”。據了解,2012年,全國村莊污水處理率僅為7%;并且據有關報告顯示,2013年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高達1125.8萬噸,占比全國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47.85%。

可見,市場規模是有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市場規模和利潤之間不是簡單對等關系。所以:

農村污水的哪些特色,使得它在盈利方面存在優勢或者弱勢?

1農村污水單體小,數量多,地域廣,為整體投資帶來風險

我國現行的“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1997)”中將城市污水處理規模分為五類,其中V類為10000~50000m3/d。我國的小城鎮污水處理規模一般小于20000m3/d,重點是2000m3/d~5000m3/d。而農村污水處理是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鎮污水的第三種類型,其污水量比中小城鎮還小很多,一般在1000m3/d以下,其中多數在500m3/d以下。與城市和小城鎮污水處理相比,農村不僅居住密度小,而且有些戶與戶之間居住較分散、村與村間距也相對較遠。

農村污水如此分散,不利于集中處理。如果采用集中處理,管網不完善,投資成本也非常大,且不實用。

2區域差異大導致沒有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大面積推廣,對環保企業是一種考驗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差異都很大。我國現階段在污水處理領域普遍采用生物處理法,溫度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重要影響因素,相比于城鎮,農村排水量小,導致氣溫對處理效果影響很大。因此,針對不同地區,所適用的工藝及設計參數也有很大不同。過高的靈活性,對環保企業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量。

3管理水平低,維護運營劃不來,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站主要由村民管理,但是人員專業素質低,維護管理技術人員及運行管理經驗嚴重缺乏。

之所以缺乏維護,一是因為農村污水單體小這個特點,500噸以下規模的,安派上3個以上的運營人員,再加上監測,就要在整體費用中占據很大的比例了,而同樣的監管、運營投入,在城鎮可以處理幾千噸的污水;二是中國現如今在政策,相對重視補貼建設,輕視貼運行;當然,設施和運營的不斷完善是一個過程。

4資金短缺是一大難題

農村供水排水設施建設與運營缺乏可靠的資金來源是阻礙農村水污染治理的一大難題。實踐證明:工藝再簡單,操作管理再方便的污水處理站,也需要動力消耗,需要一定的運行管護經費和定期大修資金。以一個日處理200噸的污水處理站為例,采用常規工藝,日常運行費用以0.5元/噸水計,則年運行費用為3.60萬元。據北京市農村污水處理調研可知,這筆費用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如果跟農民來收污水處理費,難度很大,反響也不好。一是經濟基礎薄弱。畢竟在有些農村,年收入才3000多元。二是環保意識欠缺,在很多人的意識中,根本不認為水體水質下降是一種污染,不過是臭點;向農民征收自來水費、垃圾處理費都有困難,有些村里連設備運行的電費都不愿意出,更別提建一個費用高昂的凈化槽了;蛟S將農村污水處理費納入到自來水費當中去,有它的可行性。但是目前,所有的費用還都是依靠縣級財政支付。

面對諸多挑戰,環保企業家們是怎么看?

桑德環境董事長文一波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桑德已將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作為重點突破領域,在拓展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的同時,城鎮周邊的農村污水處理項目也有少量涉及。但目前公司主要是在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及商業模式方面做探索,尚未大規模開展項目建設。

文一波還表示,從目前的政策標準體系及投資力度來看,農村污水處理的大規模商業化仍有較多障礙。他解釋稱,在排放標準方面,如果用城市的污水排放標準來要求農村污水,可操作性和現實性都會大打折扣;同時農村環境治理資金主要來源于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整體投入有限的制約下,企業也較難擁有可觀的盈利空間。

國中水務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玉萍則表示,公司已將農村污水市場作為重點開拓領域。并且與瑞典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擬出資3178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2979萬元)建立合資公司。Joasb公司在生態凈化領域擁有技術特長,設備產品可以較好地用于農村供水處理系統。

北控水務技術中心總經理邵彥青也表示,公司正在以“流域帶動村鎮”的模式,拓展農村及小城鎮污水處理市場。自2008年起,公司就已展開對村鎮污水治理的研究儲備,接下來將集中力量對流域周邊村鎮的污水展開治理。

可以看到,許多環保公司已經將目光投向了農村污水治理,但在技術研發和商業模式的研究上,表明農村污水治理是未來水處理行業一個重點的增長方向。并且,多數環保行業已經在農村環保行業布局多年。只是較多大規模實際建設開展的還是較少。

筆者注意到排放標準這一問題被提及,那么我國目前的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是什么?

據資料顯示: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采用還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918—200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等。而這些標準制定的主要依據是大、中城市的水環境狀況和經濟技術情況。將這些標準沿用到農村,規格略高,尤其是一級A總磷的問題,如果將凈化后的污水用于農業灌溉,污泥制成有機肥料,磷元素是可以有效利用的。

對于農村污水排放標準這一問題,筆者在文章后提供了一些其他國家的應對政策,作為背景參考。

我們已經分析了農村污水的現狀,明確了問題的所在,才能為解決的道路指明方向,我們當下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先著眼于對于簡單易行的措施,行動起來。

就當前形勢下,我們可以做什么?

化糞池工藝簡單,投入相對很低,結合我們國家的國情,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人工濕地對進水水質要求較高,并且要占用的土地面積較大,可以結合其他技術作為二次凈化,并且適用于土地不缺乏的地域;據了解,現在很多農村老的化糞池都是沒有底的,污水都滲漏到地下了,造成的狀況就是水井里的水大腸桿菌會超標。同理,旱廁也存在滲漏的問題。

對媒體人的一些思考

對于這次熱議的起因和經過,筆者發現,媒體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使一份并未公開的水行業文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一事件引起業內外廣泛關注到底好不好?有些人認為,國家環保政策,提升到民眾都熟知的高度,可以響應工作指南之前提出的,加強民眾評價,監督,有利于全民參與,建設全民環保意識。但是,又有一種聲音認為,關注度提高對于住建部來說,可能并不是一個什么好事情。不熟知的時候,大家引進適合的設施,污染就治理了;關注度提升后,就變成了對污水處理設施、行業監管、排放標準的高標準嚴要求,農村污水走向傳統的設計--建設--運行路線,要求過高,可能會進行不下去。然而筆者認為,提高關注度是好的,但僅僅聚焦“國企指腹為婚”就是一種關注的偏頗,至于關注提高會給污染治理帶來壓力的問題,根源好像又不是單純的關注,而是在治理標準上面。

背景補充

農村污染的主要來源:

⊙村落點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畜禽養殖糞便與糞便污水;

⊙村落面污染源主要來自村落地表徑流和耕地地表徑流;

⊙其它包括:生活垃圾、農業廢棄物、村鎮小型工業污染等。

生活污水的主要來源:

農村生活污水的來源主要是廚房用水和洗滌用水,由于農村沒有完善的排水系統,滲漏嚴重。農村生活污水的COD、BOD5普遍高于城鎮生活污水,COD 350~770mg/L,BOD5 200~400 mg/L,B/C 0.45~0.55,可生化性好,SS 250mg/L,TKN 30~-40mg/L,PH 6~9,TP 2.5~3.5mg/L。

生活污水的主要來源:

⊙由于農村經濟基礎相對較薄弱,用于水污染控制的經費不多;

⊙技術力量薄弱,缺少相關行業的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人員;

⊙配套基礎設施較差,沒有相應的檢測設施和監測人員;

⊙單個污水處理設施規模較小,但設施總量巨大,運行和監管難度較大。

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按原理分類

物化處理技術:沉淀、過濾、混凝、吸附和消毒技術等。

生物處理技術:化糞池、沼氣池、氧化溝、SBR、生物膜法等。

生態處理技術:生態濾池、人工濕地、穩定塘、土地滲濾、亞表層滲濾等。

組合技術:根據水質要求進行技術組合。

國外污水排放標準

美國:美國的農村衛生建設起步早,不存在類似我國的城鄉差別,因此美國農村與城市使用相同的污水排放標準。

日本:日本建立了一套不同于城市的農村污水治理法律體系:城市(人口>5萬或人口密度>40人/hm2的集中居住地)適用《下水道法》,農村地區主要適用《凈化槽法》。

新西蘭:新西蘭與我國都正處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探索階段,因此,新西蘭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實踐對我國有較強的借鑒作用。目前,新西蘭約有27萬個就地污水處理系統,大部分的就地污水處理系統為成熟的化糞池。但由于選址不當、日常維護等原因,這些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失敗率在15%~50%。針對上述問題,,新西蘭出臺了例如針對就地生活污水管理的《澳大利亞/新西蘭聯合標準》(AS/NZS1547:2000)和《奧克蘭區域議會的污水就地處理系統:設計和管理》(TP58)。但由于權責不清、監管不力等原因,一些就地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情況仍不佳。

《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技術指南》概述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完善環境保護技術工作體系,

促進污染防治技術進步,環境保護部部組織制定了《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技術指南》等五項指導性技術文件,于2013 年7 月17 日批準、發布。

該項指南總目錄為

1總則

2技術模式選取

3工程建設技術要求

4功臣滾性維護和管理的技術要求

觀點集萃

@雷:

農村污水從設計,到施工,跟大市政的項目情況有所不同,它更繁雜,需要投入的人力更大,幾家大公司是否能完全承擔和實施,也需要考量。

@孫永利:

農村污水的主要模式是PPP,或者BOT。但目前的問題是:沒有排放標準,不知道怎么考核;基于無排放標準,不知道怎么結算。

@姜廷亮:

政府來推是有效的,三格化糞池、沼氣推廣就是這樣?亢粲,靠自覺在農村效果不明顯。

@雷:

長期運維可以有三種模式:由政府下屬國有排水公司統一管理;村自營管理;政府通過招投標方式委托第三方管理。

案例分析

【案例一】:桑德的smart小城鎮

所屬類型:城鎮連片打包

地點:中國湖南省長沙縣

污水處理總量:BOT- 29,400 噸/天; O&M-5,000噸/天

總投資額:人民幣2.75億元

特許經營期:30年

項目狀況: 2012年全面投入運營

最初12個月預計收入: 1,400萬人民幣

亮點:長沙縣18個鄉鎮污水處理集約化,區域聯治,開中國鄉鎮污水治理先河。桑德國際充分利用自己在技術,管理及產業鏈完整的優勢,采用領先的SMART專利技術,通過集約化,模塊化,及集群化管理,大大簡化了操作管理,節約運營成本,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處理效果,為中國的農村環境治理探索出來一套經濟可行的解決方案。

群友討論:

這一案例還是偏向于集鎮,農村的污水分布還要更加分散,有些可能只有10t/天,工藝上也不適合更小的規模,而且這套方案的配置較高,可能達不到盈利的要求;管網一定要做到位,養殖廢水不能進去。

【案例二】:碧水源海淀西北旺的項目

所屬類型:處理農村污水的技術案例

2013年6月,海淀區水務局與碧水源公司簽訂了《海淀區北部地區污水處理廠(站)委托運營協議》,將38處村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工作移交給碧水源公司,由其進行專業化運營,提升污水設施運轉效率,保障污水達標排放。

其中,西北旺鎮韓家川村污水處理站是村鎮級污水處理廠委托運營的典型代表,采用碧水源公司的地下式MBR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占地面積只有800 m2,相當于正規足球場的九分之一,卻可日處理來源于韓家川村及附近地區排放的生活污水500 t,處理出水達到《北京市水污染排放標準》(DB11/307-2005)一級B標準,再生水回用于城市雜用(綠化、道路澆灑)、景觀水等。

群友討論:

地埋式的污水處理500t,占地800m2,占地面積也不算小了,但是加了景觀達到了對土地的優化利用,并且景觀植物對水質進一步優化。

【案例三】:日本凈化槽

所屬類型:分散式處理污水的案例

歷史背景:

凈化槽作為一種一體化分散式污水處理裝置,最早起源于日本。在上世紀50 年中期到70 年代,當時日本國民在居室中大量安裝沖水馬桶等設備,污水直接外排到附近水體, 造成了嚴重的水污染。

發展過程:

凈化槽經歷了只能處理廁所產生的污水,的單獨處理式凈化槽;可以對居民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進行合并處理的合并處理凈化槽;在合并處理式凈化槽的基礎上,在工藝上增加了去除N,P 等營養物質的措施以及消毒殺菌功能的高度處理式凈化槽;

管理制度:

與凈化槽有關的主要法律法規包括《凈化槽法》、《建筑標準法》、《廢掃法》、《凈化槽構造標準及解說》等,這些法律的內容涵蓋了凈化槽的制造、安裝、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內容。除為了推動凈化槽的普及,自1987 年開始日本開始推行凈化槽輔助金制度,即由國家或者地方政府對凈化槽的安裝、更換給予、檢修維護、污泥處理等環節產生的費用進行補貼。

技術的原理和特點:

主要工藝包括厭氧過濾、接觸氧化、活性污泥、膜處理和消毒工藝,也有一些工藝采用了在生化反應單元內投加有效微生物(EM) 菌液。

凈化槽技術在中國:

自從1994年,國內就開始結合國情并結合我國小城鎮和農村的污水水質水量和排放規律特點,對凈化槽進行引進和創新改進。已經發明出日常處理效果良好、運行費用低的本土化凈化槽。

推廣阻礙:

(1)安裝和運行費用較高

如果直接使用日本進口的凈化槽,安裝費用約合1萬元人民幣,噸運行費用更是達到了3.9 元。

(2)凈化槽安裝后的運行和維護存在困難。

(3)凈化槽規范和標準尚有待完善。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水質標準目前尚在討論和制定中,各種技術規范標準問題目前遠遠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

群友討論:

東西是好東西,就是價格貴,我們自己制作的話,開個整體模具就要100萬,沒有量的話,無法分攤陳本;如果為了減少成本而降低工藝,那么整體上可能還不如化糞池。

國外在農村和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方面有許多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但是我國村鎮的情況與發達國家相差很大,需要結合我國村鎮的具體情況研發村鎮分散型污水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

總 結

>>>主持人總結:

經過兩小時的激烈碰撞,我們了解了農村污水處理的現狀,以及開展的困難,也對農村污水治理應用的技術進行了討論。同時借鑒了國外的經驗和技術,中國農村污水治理不能完全借用國外的方式,我們農村的地域面積更廣,人口更多,經濟相對落后,我們需要結合我們的情況,做農村污水治理的研討。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

我國農村分布面廣,人口多,處在南北方、東西部不同地域農戶用水習慣不同,污水產生量和排放規律有很大差異,同時目前農村的環;A設施建設嚴重不足。特別是過于分散,無法做到集中處理,并且單體處理的成本又過高,農民無法承擔這個費用。

基于目前的現狀,國家、住建部已經開始著手研究農村污水治理的方式,先采取示范縣村的模式,讓國企進行試點。

當前研究和應用的農村污水治理技術類型也有很多,缺乏有效的管理,并無法形成標準化,從集中處到分散處理,應逐漸向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另一方面,農村污水治理應因地制宜。

發達國家均在不同形式和程度上為鄉村污水治理提供財政補貼。另外一個普遍的趨勢是擴大社會力量與市場機制的作用。我們可以采取引入市場機制,民間資本的模式來進行農村污水治理的開展。

另外,通過國外的技術及管理經驗學習,國外農村污水治理有專門的法律來規范制度,同時建立管理評估機制。目前我國農村污水治理尚缺乏長期有效地評估與監督機制。

>>>群友總結:

現在講農村污水,很恰當,因為城市污水處理率已經超過90%,下一步市場走向肯定是要向鎮級單位和更低一級單位走。但農村真正污染大的并不是生活污水,而是養殖業和施肥過量地表徑流。這兩塊的COD、N、P占到我國目前污染物總排放量的50%(綜合,各自指標可參照年報)。所以,農村污水處理絕不能照搬城市污水處理模式,工作重點也不應該完全集中在如何達標排放,而是結合地域特點如何回用。

其實分散污水處理不需很高深的技術,也沒法實施高深的技術,在大規模應用中,能穩定運行的,傻瓜式操作的才是真正的好技術,日本凈化槽應用研究了50多年,也沒有高深的技術,主要是用心將污水處理裝置做好,細節考慮周到,便于運行管理,再盡可能降低能耗,就可以了。

歡迎添加“水世界”微信(微信ID:chinacitywater)

聯系人:潘鵬

電話:010-88585610-815
手機:18510663273

郵箱:325178909@qq.com

關注微信訂閱號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京ICP備12048982號-4

Top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