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視頻】劉闊、王志軍、毋焱,供水管網運行與漏損控制:《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解讀;漏損控制運營新模式;案例介紹等

時間:2017-02-15 來源:水世界訂閱號 作者:

水世界導語

眾所周知,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加之快速發展對用水量需求增大,水污染問題突出,使得我國水資源形勢更加不容樂觀!八畻l”的出臺對我國水資源提出了明確要求,針對水資源辦理加強鄉鎮節約用水和供水漏損操控方面,清晰提出到2017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操控在12%以內;到2020年,操控在10%以內。

做好供水管網運行和漏損控制將會有效的推進我國可持續發展進程,在第十一屆城鎮水務大會上,相關學者和企業人員對供水管網運行與漏損控制做了相關探討。

在管網漏損控制方面,住建部出臺了《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CJJ92-2016)并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實施。對此,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劉闊就該標準進行了初步解讀。主要內容包括:

1、標準修定背景及概況;

2、主要修改內容;本次標準主要針對概念、術語進行了規范,更新了基本規定,提出了漏損水量分析方法,補充技術管理手段,完善漏損指標及計算方法。

3、對標分析情況。

劉 闊---《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CJJ 92-2016解讀

https://v.qq.com/x/page/g0364920iio.html

一項針對408個城市統計表明,管網漏損率平均為21.5%;我國單位管長漏損量是歐洲發達國家的3倍多。傳統的漏損控制手段缺乏系統控制,漏控手段單一,北京埃德爾黛威新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毋焱介紹了漏損控制運營的新模式。主要是以分區計量取得的真實數據為依據,通過DMA設計實施,制定降差目標并采取相應措施,建立DMA所需漏損設備,并進行安裝調試和運營管理。

傳統漏失控制手段

毋 焱---漏損控制運營新模式

https://v.qq.com/x/page/t0364j78yti.html

說過漏損控制的運營模式,對于電磁流量儀表如何運用呢?上海肯特儀表市場總監崔紅軍就電磁流量計在分區管理中的運用,電磁水表在小區DMA、大用戶計量中的運用,以及二次流量計的運用分別介紹。其指出在分區管理中針對流量計的選擇要關注重復性、在線校核和多數據處理。

管網漏損造成的水資源浪費帶來了水質風險問題,如何控制是近年來奮斗的目標。對此,中國科學研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東升就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技術、監測技術進行了整合分析,其指出,在評估方法、漏失的快速定位和判斷上、如何進行技術優化等三方面存在技術難點。并分享了水平衡分析、漏失綜合監測等等方法。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水務管理實現與互聯網牽手。在以往的信息化階段,我國很多供水企業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SCADA系統和水力學模型,但這一系統數據多體現為瞬時顯示,水力學模型缺少維護。而智慧供水與信息化相比,體現了數據—信息—決策。清華大學研究員劉書明指出,在漏損控制中,大數據可以基于管線健康狀態評估維修計劃,實現資產管理;可基于在線壓力流量數據進行漏損預警。強調降低漏損率的關鍵是減少漏損持續時間。

在智慧化背景下,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總工程師王志軍就如何建立一個務實的智慧管網管理系統進行了分享。其指出針對漏損我們所要做的是盡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漏損問題上沒有單獨的一項技術可以解決。

王志軍---建立一個務實的智慧管網管理系統

https://v.qq.com/x/page/x03649xt20m.html

目前在漏損控制上缺乏實時預警、分析定位,如何運營和維護好,使管網減少漏點是業界所關注的。紹興自來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建鑫介紹了基于數據與業務聯動開發的供水管網漏損管理系統,并就系統開發的背景進行了簡單介紹,重點分析了技術路線。

管網漏損控制除了在技術和管理上改進,如何保證項目落地也是重點環節。深圳拓安信計控儀表有限公司尹星指出我國管網平均漏損率在25%,要想=達到標準要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針對于此,其講解了供水量不變、提升售水量和售水量不變、減少供水量兩種控制漏損的手段,并分享了5個可落地項目。

(由于微信限制,無法加載所有視頻,更多視頻內容,“閱讀原文下載水世界APP",或者在微信訂閱號內回復“漏損”。)

 

(整合第十一屆城鎮水務大會供水管網運行與漏損控制分論壇)

聯系人:潘鵬

電話:010-88585610-815
手機:18510663273

郵箱:325178909@qq.com

關注微信訂閱號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京ICP備12048982號-4

Top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