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干貨:污水處理中生物膜法常見問題及匯總

時間:2016-06-17 來源:微水會 作者:三豊

問題1:在曝氣的條件下,生物膜上能不能同時發生硝化和反硝化,碳源不足對反硝化有多大影響?

回答:

可以發生消化和反硝化的。反硝化要保證足夠的碳源。

問題2:請教一些關于MBR的問題,現在我做一個1個立方每小時的紙漿廢水的調試,設計污泥負荷是0.2kgbod/kgmlss,但是,現在由于進水水植改變,原設計值cod450mg/l,現在降到160mg/l。所以,污泥負荷也下降到0.04了,現在污泥濃度處于下降趨勢,原來維持在5000ppm,但是今天只有4400ppm,而且,希望污泥濃度達到8000ppm,但是一直漲不上去,溶解氧值教高,在6mg/l,現在請教怎么才能把污泥濃度長上去?

回答:

既然進水濃度不足,濃度漲上去比較困難的,需要等進水濃度上去才行的。適當降低溶解氧值有利于污泥濃度上升。

問題3:我好氧工藝用的是膜法。請問一下跟活性污泥法到底有多大區別。课以娇丛胶苛。膜法也跟活性污泥法一樣也有mlss?如果有,那么mlss在什么范圍內比較正常?我從好氧池打起來的水可以看到水中有好多細小的懸浮微粒。沉不下去。加pac之后絮凝物變大,有部分上浮,有部分下沉,這又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在有好多細小懸浮物的情況下測出來的cod也可以在150在內。不過過濾后值要小點。

回答:

1、好氧處理分為2類: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

2、生物膜法沒有MLSS,不正常的時候,導致了膜泥共生,你是可以測到MLSS,但是參考意義不大。

3、顆粒加了PAC后絮凝也很正常的,出現上浮和下沉,上浮主要還是絮體松散,夾有氣泡所致。

問題4::為什么我用的是膜法還會出現絮體松散的現象呢?我們公司是做打印耗材的,噴墨打印機上的廢墨水濃度高,色度高。廢墨水(40多萬)跟清洗墨盒墨水(8000~12萬)混合后COD大概在2~5萬。能否給個處理工藝上的建議?

回答:

1、先不談油墨廢水的可降解性。就高濃度廢水進入系統后,勢必導致微生物總量增加,對應的絮體松散在進水高濃度時也是可以遇到的。

2、當出現生化系統回流后,微生物得以補充而繁殖,導致泥膜共生,這樣你就會在膜池看到微生物(活性污泥)了。

3、如果不回流,原則上是不會有活性污泥的,但是,如果生化池有死角、非連續運行時,也會出現少量活性污泥,表現為低濃度活性污泥,此時出現絮體松散就是因為活性污泥濃度不高所致。

問:出現泥膜共生會有什么危害?是否會降低處理能力?膜法加活性污泥法在一個池子里,是否增加污泥活性,增加去除率?

回答:

出現泥膜共生,通常是后段有生化沉淀池,并有回流時泥膜共生,原則上不提倡的,會消耗無謂的能耗;钚晕勰酀舛纫膊蝗菀卓刂坪谩5,在增強抗沖擊負荷,處理構筑物能力不足,擴能改造時,可以使用。低負荷狀態不宜使用。

問題5:工藝是:集水池-生物流化床+生物濾池 -沉淀池-砂濾池-出水.生物流化床和生物濾池是底部聯通的,流化床內的污泥和填料在水力作用下進入生物濾池區,水流自下而上,是污泥和填料自動形成一個濾層.填料會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又自動滑回生物流化床中. 進水:生活污水 ,COD 350左右,現在出水清澈,但COD 50左右,超標了,其他站點同樣工藝的出水COD在20左右.現在我看現場,泥比膜還要多,調試的時候我也是按照泥法調試的,做了回流操作. 因為第一次接觸膜法,不知道怎么樣的工況現象能很好確定實際的運行情況,請教下膜法運行的經驗。

回答:

1、既然出水清澈,看看是否可以延長停留時間,以便提高處理深度。

2、就泥比膜多,還是調整調小回流量來確保膜的優勢。

問題6:生化池長苔蘚的描述:現在苔蘚生長的很瘋狂,無論缺氧池還是好氧池膜上面都長有很多苔蘚,我們進水方式采用的是推流,由于這邊市政管網不完善原水濃度很低,剛進生化池第一個池子膜上面幾乎沒苔蘚但之后幾個池子很多苔蘚,曝氣很大時脫落也不明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由于這邊現在正逢雨季,系統有時被迫停止運行,之后三四個小時,厭氧池水出現發黑發臭,但原水濃度很低,CODcr在20左右,我排了下厭氧池泥也沒什么效果,正常缺氧池不應該是這樣的。

回答:

你的生物膜上生長苔蘚,那是水質決定的,是苔蘚生長競爭由于生物膜其他菌種所致。我想需要關注的是污染物去除效果,如果去除效果沒有影響,苔蘚也不需太擔心的。至于停水,如果沒有進水了,降低或曝氣,維持回流即可。

問題7:好氧生物濾池出現了發黑的癥狀,請問是怎么回事呢?

回答:

應該是池壁出現了生物膜,而生物膜的話,內部是缺氧或厭氧狀態的,正好你的池體是透明的所以可以看到,我想生物膜正面應該不是黑色的。

問題8:培養生物膜水溫19度可以么?提高到25度行么?我們這里接種不了活性污泥,只能用大糞,初期悶暴溶氧1.5可以么?悶曝直到出現絮狀污泥,對吧?然后呢?(悶曝期間不能進水吧?)

回答:

1、初期曝氣可以大些(2天左右),后面可以控制在1.5左右。不要曝氣過度是為了避免絮體被打碎,且生物膜容易被沖刷剝落。你的培菌溫度有19度的話,問題不大了。

2、悶曝的2天不要進水,之后可以慢慢少量進水,活性污泥絮體出來后,你的生物膜也就開始慢慢生長了。

問題9:最近我們調試的內置MBR膜出了問題,膜通量衰減的特別快。剛化學清洗完,通量正常。一天以后,膜就已經不出水了。經廠家檢測,確定是無機物污染比較嚴重。請問三豐老師,有什么辦法能有效控制無機污染。客都有跄齽┛梢詥?

回答:

1、前段的物化處理得到強化后,問題就可以消除了的。不知道你的工藝流程如何,原水水質情況。這些確認清楚了,才可判斷是否投加絮凝劑就可以了。

2、當然,在你沒有條件確認的情況下,直接通過投加絮凝劑來看看效果也是可以的。

問題10:鋁箔廢水,具體水質數據不清楚沒有DO儀,但根據曝氣效果看,應該不到1 沒有排過泥,也沒加多少泥,污水廠干泥,容積約70方,共三個剛投泥,水變黑,泡量大,大約五天后泡量減少,水慢慢變黃,發酸,有大量懸浮物,不易沉淀,現在酸味沒了,不也沒那么黃了,不知是因為進水沖淡還是什么回事進水量4方/小時,前有一個大約200方的厭氧池,曝氣10小時停2小時,不知這樣可以不?取水沒有發現懸浮污泥請問是否需要重投泥,或增加什么設施有利于填料掛膜,看現在的情況,膜是掛不上的了。

回答:

1、根據你的水質來說(鋁箔廢水),一般有機物去除率也就在80%;

2、發酸主要還是你接種污泥與現有廢水不相適應,導致污泥解體死亡所致,所以,你后期看到的事水體發黃。

3、就你的工藝來說,最好前面有個物化段來去除部分有機物,保證后段的壓力減輕,看你2000的COD直接到接觸氧化池的話,恐怕出水不理想的。

4、培菌階段曝氣也不要太大,否則生物膜掛膜時間會延長(被沖刷而不易掛膜) 5、請輔助投加些底物,比如甲醇等,這樣有利于培菌的,畢竟你的廢水也屬于不易處理的工業廢水。

6、看看進水是否含有氮磷,如果分析出來缺少的話,必須有要補充的,否則掛膜永遠很薄,處理效果差。

問題11:生物膜工藝一般怎樣做鏡檢。我現在調試曝氣生物濾池,剛剛調試,調試前10天左右,進水COD100(進水已經經過30多個小時的有氧),出水20,F在苦于沒法子觀察生物相。濾池用的填料是活性焦,吸附效果也很好,F在也不清楚濾池中生物相怎么樣了。

回答:

生物濾池的顯微鏡觀察,本身參考意義沒有活性污泥法高,指標生物的意義也不大。如果要顯微鏡觀察,可以取顆粒破碎后取少量觀察。

問題12:MBR膜池曝氣量過大,池內DO長期在5以上。假如調小曝氣量,MBR膜又容易堵塞引起膜通量減少。請教三豐老師:有什么好的辦法平衡這個問題?另外:DO長期在5以上會不會引起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回答:

你的曝氣已經不僅僅是曝氣了,還具備了沖刷生物膜的功能。如果是活性污泥法的話,搞溶解氧對系統不利,但是,膜法的話問題不大。生物膜如果不定期剝落的話,實際上去除率也是不高的。所以,如果還沒法用其他手段來做到沖刷生物膜,促進其更新的話,你的現狀也是可以維持的。

問題13:本人目前遇到的問題,啤酒廢水生物接觸氧化系統去除率約50-60%,進水COD450-480mg/L,生物接觸氧化系統末端出水180-200mg/L,分4段,水溫分別為18、15、13、12,填料上掛膜較少。不知道怎樣能使系統恢復至75%以上去除率。

回答:

按理說,你的廢水去除率可以到75%以上的。請看看廢水成分是否缺少氮磷,另外,如果你還處于培菌掛膜階段的話,請減低曝氣沖刷。處理時盡量延長停留時間,有利于生物膜形成。

歡迎添加“水世界”微信(微信ID:chinacitywater)

聯系人:潘鵬

電話:010-88585610-815
手機:18510663273

郵箱:325178909@qq.com

關注微信訂閱號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京ICP備12048982號-4

Top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