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時間:2007-06-20 來源: 作者:佚名

  小區是具有一種或多種功能的相對獨立的區域,包括通常意義上的居民生活小區、醫院、公園、旅游渡假村、新建大學城、高速公路的生活服務區等,其排水系統通常不在城市市政管網覆蓋范圍之內,必須設置獨立的污水處理設施。小區污水系統的處理能力,各國并無統一的限定。美國建議將單個構筑物的處理能力限定在3 785 m3 / d 的范圍內。根據我國情況,建議把污水量在4 000 m3 / d 以下的處理廠定義為小區污水處理廠[1 ] 。小區生活污水不同于包括部分工業廢水的城市污水,其水質水量特征為:水質、水量小時變化系數較大,污染物濃度通常比城市污水低,污水可生化性好,處理難度較小;且由于其污染來源比較簡單,從處理技術和處理成本角度考慮,具有相當的技術可行性和很高的回用價值。資料顯示,以生活用水為例,用于烹飪、飲用的水約占5 % ,而對占20 %30 %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生活雜用水如沖廁用水等,加上小區綠化澆灌用水、空調冷卻水、地面沖洗水以及車輛清洗等用水也可歸入生活雜用水的范疇,并無高水質要求[2 ] ,這種用水分布為小區生活污水的回用去向提供了可能。根據小區的功能特點,小區生活污水回用方向,主要應該是廁所沖洗水、綠化澆灌水、地面沖洗水、車輛沖洗水、非接觸風景景觀用水等。根據我國對于生活雜用水(廁所便器沖洗、城市綠化、洗車沖洗等) 水質標準要求,參考美國制訂的《水回用建議指導書》、《市政雜用水水質標準》和日本的《城市生活用水中水水質標準》中關于此類再生回用水的水質要求,一般要求小區生活污水經過二級強化處理并消毒后,使回用水水質達到表1[2 ,3 ] 標準,即可滿足對于

  小區生活污水的一般回用要求。

  小區生活污水回用不僅可以為水資源匱乏地區提供了新的水源”,即使對水源豐沛的地區,也可以起到防治污染的作用,減輕城市下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的壓力[4 ,12 ] 。

1 小區生活污水的典型處理工藝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是在傳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常規城市污水二級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氧化溝技術、SBR 工藝(系列) 、BAF 工藝、A2 / O 工藝、生物處理+ 人工濕地工藝等(見表2) [1 - 3 ,5 ,7 ,9 ,10 ,14 ] 。根據小區及其污水的特點,一般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應工藝流程合理,處理效果穩定,采用一體化設施,并盡量采用地埋式處理,地面進行綠化;如采用地上式處理,需與周圍環境協調,并盡量減少如臭味、噪聲、污泥等二次污染。

2 小區生活污水的回用技術

  近年來,通過對國外成熟技術的借鑒和國內的研究實踐,小區回用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生活污水深度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SS) 、有機物、氮磷等營養鹽以及可溶的無機鹽等。根據污水回用用途和地理條件的不同,處理工藝與流程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污水的深度處理流程通常有以下幾類: (1) 混凝、澄清、過濾法; (2) 直接過濾法; (3) 微絮凝過濾法; (4) 接觸氧化法; (5) 生物快濾池法; (6) 流化床生物氧化法;(7) 活性炭吸附法; (8) 膜過濾技術(超濾、納濾等) ;(9) 生物膜技術[2 ] 等。對于小區生活污水回用,根據污水回用的去向,我國一般采用以下工藝流程(見表3) [5 ] 。

  表3 常見小區生活污水回用工藝流程

  1 綠化、沖廁等二級出水消毒回用

  2 空調冷卻水等二級出水過濾消毒回用

  3 洗車、消防、

  空調冷卻水等二級出水混凝沉淀砂濾消毒回用

  隨著小區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二級處理及深度處理的差異不再像以往明顯,諸如生物膜技術、生物活性炭技術、BAF 工藝等作為二級強化處理,一般二級生化處理出水經過混凝沉淀和過濾等深度處理,消毒后就可以達到回用要求。隨著回用要求的提高,對于生物活性炭技術、膜生物反應器、膜技術等深度處理技術也正逐步為人們所重視。

  2.1.1 生物活性炭技術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