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工作機理
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原稱“新型組合式化糞池”,系參照境外設計,對老式化糞池改進而來,后改為現在的名稱。
該“裝置”理想的工藝流程是:
進水——調節沉淀池——厭氧消化——厭氧過濾池——接觸氧化——-消毒-出水
但是在實際建設中,絕大部分地區前段的調節沉淀池和后段的消毒池均未建造。
因此,“裝置”的實際工藝流程為:
進水——厭氧消化池——厭氧過濾池——接觸氧化池——出水
生活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懸浮物沉降下來成為污泥,污泥通過過時間的自然發酵,有機物得到降解。
厭氧消化池的出水從底部進入厭氧生物濾池,通過配水系統進入濾料層,濾料層由物制的碎石(以石灰石為原料制作)為填料,濾料表面生長有大量的厭氧生物膜,在濾料間隙中則存在著高濃度的厭氧活性污泥,由厭氧生物膜和厭氧活性污泥組成的厭氧微生物,對通過的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吸附和分解,處理后的污水從池上部排出。
緊接著,污水進入接觸氧化池,試圖利用拔風系統促使空氣流通,通過一定的水面與空氣自然接觸而達到好氧處理的目的,但是,由于該池子本身不具備好氧處理構筑物的基本要求,不能保證好氧微生物的濃度和足夠的停留時間,因此不能達到好氧處理的目的。
從接觸氧化池排出的水直接進入市政管網或水體。
二、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現狀調查
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在鎮江問世后,以技術轉讓方式在省內外大力推廣。本課題以南京、鎮江、徐州、常州四城市為代表,調查研究了由接受技術轉讓的單位所承接設計、施的無動力裝置。據統計,截止1999年6月,四城市共有此類無動力污水凈化裝置近1800座(詳見表一)。
無動力裝置調查表
表一
| ||||
用戶類型 裝置數 城市
|
賓館(座) |
住宅小區(座) |
辦公樓(座) |
總計 |
南京 |
2 |
204 |
12 |
218 |
鎮江 |
21 |
1150 |
190 |
1361 |
徐州 |
/ |
34 |
/ |
34 |
常州 |
8 |
99 |
42 |
149 |
合計 |
31 |
1487 |
244 |
1762 |
對“裝置”的現場狀調查工作難度較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不直觀,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多布設于建筑物周圍室外空地地坪以下,工程竣工后,均在地坪修復時被覆蓋或封住,難以直觀看出“裝置”內部狀況。其二是資料難搜集,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由于排水用戶物業管理與建設管理相脫節,部分用戶根本無法提供較為完事的相關資料或管線平面圖。目前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的現場狀況,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裝置”的進水口設置不規范。有的現場根本無法看到進水口,如鎮江國際大酒店,進水口被室外噴泉覆蓋。
。2)檢查井頒布不規范。有的設置多個檢查井,有的未留檢查井,如江蘇省檢察院共有2組裝置,其中一組未留檢查井。
(3)沒有完整的圖紙或設計說明。多數只是工藝示意圖,無法與現場狀況對照,管線設置不明。
。4)通風管設置不規范。工藝要求設置好氧微生物的供氧通道,但實地調查發現,除在徐州惠工小區、祥和小區現場看到自地坪以下沿居民建筑物外墻直至房頂的Dg
(5)堵塞溫溢現象時有發生。有不少用戶使用該裝置約一年半左右,就發生堵塞溫溢現象,而不得不請環衛部門動用吸泥車進行清淤,如南京白宮大酒店、鎮江國際大酒店等。
三、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出水水質狀況、處理效果及分析
為了能夠充分掌握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的排放水水質狀文史館,我們在前調查的基礎上,綜合分析了現場狀況、取樣條件、樣品的代表性等因素,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排水監測對象9個,自1998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進行了連續跟蹤監測,共取水樣298個,獲得監測數據1506項,并以此作為無動力裝置出水水質狀況和處理效果分析的基礎。
。ㄒ唬o動生活污水凈化裝置出水水質狀況:
根據各監測點監測結果,計算污染物指標的均值濃度(詳見表二)。評價標準采用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二級排放標準。從表二可以看出,四地區9個受檢用戶的裝置出水水質無一能全面達到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二級排放標準,其中BOD5、CODcr、SS、NH4+-N超標情況較普遍,而油脂未超標。研究組分析后認為,油脂未超標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有的賓館,餐飲廢水未接入處理裝置,如白宮大酒店;二是由于近幾年,有關部門加大了對生活污水中油類的管理力度,明確規定凡含有餐飲服務的賓館、飯店、辦公樓要求設置隔油池后,再排入市政管網或進一步處理,如鎮江國際大酒店的餐飲廢水就是先進隔油池后再進入裝置進行處理。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