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中水回用 >> 

小區中水建設模式探討

時間:2007-01-08 來源: 作者: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發展“污水處理回用”以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已被明確寫人去年制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作為污水處理回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住宅小區建設中水系統已經提上了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議事日程。
  2001年《北京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試行辦法》中規定: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或可回收水量大干150立方米/日的居住區和集中建筑區,必須建設中水設施。另外,隨著市政自來水水價的不斷提高,使投資中水設施已具備了初步的經濟動力。因此,建設管理中水處理設施,將是房地產開發商及物業管理公司未來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而經濟,有效,安全的處理并使用中水,使投資商在最大限度節水,滿足社會效益的同時,產生量大的經濟效益,將是政策制定及技術研究的重要內容。
  那么,如何合理地建設小區的中水系統泥?長期以來,各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這也是目前困擾眾多房地產開發商的一個難題。

原水收集

  小區的生活排水多種多樣,綜合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洗浴排水、盟洗排水、廚房排水、沖廁排水等。
  按傳統的說法,將洗浴排水和盥洗排水合稱為優質雜排水,若包括了廚廁排水(一般即為化糞池出水)稱為全生活污水。
  以優質雜排水為原水水源
  中水系統以優質雜排水為水源是我國沿用了多年的常規做法,其主要優點有:
  水源水質較好,處理難度小。
  工藝簡單,中水處理設施造價低。
  但是,經過實際工程的檢驗,其固有的缺陷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由于要增加一套優質雜排水收集管網。成倍地增加了小區排水系統的建設成本和難度。
  原水的時段性和季節性波動變化較大,不能最大限度的替代小區中所有雜用水,實際支行時往往還需要補充大量的自來水人回用系統,隨著中水收費的開始,將造成物業管理部門對住戶使用中水的大量補貼。
  優質雜排水水源難以保證水量充足穩定,尤其在小區入住初期。
  以全生活污水為原水水源
  隨著我國水處理技術的發展,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以全生活污水為中水水源開始在工程中得到應用,其主要特點有:
 。1)雖然水處理設施的造價較高,但節約了一套水收集管網,從總體投資來看,還是相當合算的。
 。2)中水系統的水源穩定充足,為進一步拓展中水的用途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3)原水的污染程度較高,處理難度大,對中水處理設施的設計建設者要求比較高。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小區中水建設模式探討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