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水回用工程現狀分析及遠景預測
時間:2007-01-08 來源: 作者:
3、中水用于小區 將中水引入小區,實現雙路供水是建設節水型城市的重要體現,小區中的沖廁用水、綠化用水、洗車等方面都可以用中水代替。如天津市梅江小區就擬將中水管線直接介入用戶的馬桶內用于沖廁,即避免了居民誤飲誤用,又使得管理收費方便易行。為了使中水引入小區首先應加大中水宣傳力度,在社會上普及中水概念,增強節水意識,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逐步消除人們心理上的障礙。其次制定相應的法規,并加強法規約束力,保證小區規劃階段同時考慮中水回用。再次應在水處理技術的創新應用上下功夫,研究更經濟實用的水處理辦法,提高中水水質,擴大小區使用范圍。
4、中水洗車 目前北京市內共有約400
萬輛車,將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汽車數量還會增加,與之相應的洗車站也應不斷增加,才能滿足使用需要。但對于用新鮮水源沖洗車輛,很多缺水城市都很難接受繼續增加洗車站點。如北京市就制定了限制洗車站用水量,提高用水價格并在超出用水范圍后追加高額水費。若使用中水洗車就不存在無水可用的問題,中水在水質、水量上都能滿足要求,并具有以下優勢:第一.節約用水;第二.中水水價一定比現行洗車水價低廉,各用戶容易接受推廣起來比較容易;第三.水量豐富,可以節省循環設備的投資,用于引進先進洗車設備,提高工作效率。第四.能發揮洗車站的宣傳效應,在已鋪中水管線適宜地點多建洗車站點,宣傳中水使用,給人以較直觀的印象。前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中水泵站正在進行試點建設,采用了國際先進的中空纖維膜處理技術,對二沉出水進行處理后,用于洗車和景觀用水。
5、工業冷卻水 工業冷卻用水用量大,且不受季節影響,中水回用工程在規劃階段應充分考慮工業用戶。
二、
健全配套相應的法規 為了實現污水處理后再利用,節約新鮮水源。北京市在80年代初就提出了中水回用問題,并在1987年市政府頒布了《北京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實行辦法》,該辦法規定在全市范圍內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賓館、飯店和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需配套建設中水設施。
經統計目前已建成88套供水系統,其運行的63套,用水量為7000
m3/日,但使用積極性不高,其原因是:
。1)價格優勢沒有體現出來
(2)配套的法規和優惠政策沒有跟上。如方莊污水處理廠,原建廠時就有中水設備,可提供2萬m3/日的中水,但因沒有相應的強制政策對其投資商進行約束;沒有相應的鼓勵政策給與其投資商支持。所以至今一直未能啟用,造成了工程上的浪費。
因此建議:
1、制定強制性的法規,加大力度要求新的開發單位凡是能夠使用中水的應同步規劃,審批設計和施工。
2、城市管線綜合開發時,應同時考慮中水管線位置。
3、市節水辦在核定用水指標時,應扣除可用中水替代的水量,以保證中水工程的推廣,達到節約新鮮水源的目的。
4、各有關單位應站在節水優先的同一個高度上來看待中水回用,共同協作、相互配合,犧牲小集體的利益,充分體現其環保作用和社會效益。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更多關于 北京市中水回用工程現狀分析及遠景預測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