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中水回用 >> 

全方位推進中水回用發展

時間:2007-01-08 來源: 作者:



(五)進行管理體制改革,理順城市水業管理關系

    實施城市中水回用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城市規劃、建設、環保、市政、工業、農業、水利、衛生等眾多單位與部門,但長期以來,在許多城市還存在著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和用水、供水與排水之間的部門和地區條塊分割的體制,沒有一個具體的機構來統一協調、規劃及管理城市的中水回用。由于中水的推廣應用會導致利益在不同部門之間的重新分配,勢必要求有一個統一管理部門從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負責解決中水回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北京市某小區如按照節水部門的規定必須建設中水處理設施,但該小區以地處市郊不屬于節水部門管理范圍為由,不愿投資進行中水設施建設。另外,城市中水回用的規劃需要考慮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及污水的使用分配,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的回用路線等許多技術性非常強的問題,同樣也需要一個專門部門來協調,才能保證中水回用規劃的技術可行與經濟適用。

    因此,進行管理體制改革,理順城市水業管理關系至關重要。要把水資源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來對待,由政府專職管理部門對水資源進行科學調控,合理安排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中水的使用量,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在目前現實情況下,各有關部門應站在節水優先的統一高度上看待中水回用,共同協作、相互配合,犧牲小集體的利益,充分體現其環保作用和社會效益。

(六)大力培育中水口用市場

    由于中水回用處于起步階段,初期的中水市場還不成熟。國內中水設備的生產、銷售缺乏規范,設備質量得不到保證;國外進口的中水處理設備價格昂貴,投資及維護費用高;為使用中水設施提供藥劑、維修、檢測、培訓等社會服務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影響中水處理的運行管理。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束縛了中水事業的發展。

    所以,需要按照市場機制,以中水回用“市場化、產業化、企業化、專業化” 為目標,大力培育市場經營主體。對中水處理單位要實行企業化管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造。在不斷壯大規模和實力的基礎上,創造條件,適時組建企業集團。利用加入世貿后的大好時機,積極引進國際跨國水務公司參與城市的中水回用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通過合資、合作等形勢吸引資金和技術,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的能力和水平。

    大力培育由中水處理企業、中水回用企業及包括資金、技術、信息等各種要素組成的中水回用市場結構體系。除了傳統的提供中水處理設備、工程、技術等企業外,還應發展投資、咨詢、科研、監理等要素組織,形成中水回用市場不斷繁榮發展的嶄新局面。要重點完善中水回用市場信息傳遞功能,使市場能夠靈敏地反映、快速地傳遞中水回用的需求、供給、技術和生產信息;要加強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使有限資源流向中水市場效益好、社會最需要的領域;要形成市場激勵功能,促使中水企業不斷追求進步、改善管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七)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設不能僅僅依靠政府的財政投入,單一的政府投資體制會嚴重制約中水產業的發展。要盡快建立起與市場接軌的多元化投資體制,借鑒國外如法國、芬蘭等一些歐洲國家的經驗,通過實施“誰污染、誰治理、誰用水、誰花錢”的以水養水政策,解決資金來源。要拓寬融資渠道,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和外資投向中水回用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風險補償基金辦法等各種手段保證投資回報;積極爭取利用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國外政府低息貸款及贈款,積極探索發行建設債券等多種融資方式,加大對中水回用市場的資金投入。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全方位推進中水回用發展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