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中水回用 >> 

校院小區中水回用工程設計

時間:2007-01-08 來源: 作者:

二級處理:

二級處理設施采用絮凝沉降、生物接觸氧化兩套設施串聯/并聯處理共用方式:處理設施采用閥門控制,既可以單獨進水,單級處理;也可以將絮凝沉降與生物接觸氧化可通過管線串聯。

絮凝沉降:隔油池出水經泵前加藥,與來自實驗樓的含金屬離子的廢水經過管道水力混合反應后,至沉淀池沉淀分離,沉淀分離出水至污水二級處理設施生物接觸氧化進行處理。

生物接觸氧化:調節池出水自流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采用羅次鼓風機供氣,微孔軟管曝氣,在提供微生物生長所必須的溶解氧之外,還使上升的氣泡及其產生的紊動水流清洗填料表面,阻止污泥聚集,保持水氣通道穩定,設計氣水比為15∶1,污水經活性污泥好氧氧化化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后,至三級處理設施進行深度處理。

三級處理(污水深度處理):

三級處理采用“臭氧消毒+砂濾+活性炭吸附”的處理工藝,接觸氧化池出水由水泵送至活性炭吸附塔前由自動臭氧機消毒處理,污水深度處理后,出水達到設計處理要求后外排清水池,利用水泵-管道系統回用于學院綠化和車輛清洗。

污泥處理:

格柵柵渣、隔油沉砂池沉渣、調節池污泥等,直接排至干化場,干化后外運。斜管沉淀池污泥5%回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其余排至污泥干化場,干化場干化后污泥外運或填埋處理。

3.2  主要水處理構筑物

根據該學院地形特點,主要中水處理與回用設備及構筑物順地勢建設在山坡腳的池邊。主要構筑物見表2。

2     主要水處理構筑物一覽表

設備名稱

設計參數

結構尺寸

數量()

備注

人工格柵

Qmax=20m3/ h

L=2.4m;B=0.8m

1

鋼筋混凝土

斜管隔油池

Q = 8 m3/h;停留時間t = 30 min;表面負荷:0.3 m3/m2·h

2.2m*5.2m*3.2 m;其中斜管高為0.5 m; 斜管體積5.5m3

1

斜管采用PVC管材自制

矩形調節沉淀池

Q=16m3/h;調節時間t=4h

V1=64m3 B=3.2m h2=3.2m    L=6.4m

1

鋼筋混凝土

生物接觸氧化池

Q=12m3/h;BOD5 La = 240 mg/L;容積負荷 M = 1200 gBOD5/m3·d;氣水比 Do = 10; t=2 h

V=52 m3;有效水深h1=4.0m;單池尺寸L=2.6m;B=2.2m;池填料層高度h5=1.0m,m=3

2

直流式鼓風曝氣,填料采用纖維軟性填料。

矩形升流式斜管沉淀池

Q=12 m3/h;表面負荷 q’1.8 m3/(m2·h) t=40 min進水SS C1=240 mg/l;出水SS C2=12 mg/l

面積F=6.6 m2; 池寬B=2.2m;池長L=3.0m;斜管區上部水深h2=0.5m斜管區高度h3=0.8m污泥停留時間T=2; 池總高 H = 3.6 m

1

采用PVC,填料孔徑D=150mm

清水池

停留時間t=12h

容積60 m3

1

鋼筋混凝土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校院小區中水回用工程設計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