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建筑中水是指民用建筑或建筑小區使用后的排水,經處理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區作為雜用的供水系統。中水水質主要指標低于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但高于污水允許排人地面水系的排放標準。這種專用供水系統,被稱為建筑中水系統,簡稱建筑中水。
隨著建筑標準的提高,建筑給水排水系統不斷完善,建筑物的用水量也不斷增加,當地淡水資源往往不能滿足用水需求。即使當地有較充裕的淡水資源,由于給水量和排水量的增大,也會導致給水系統和排水系統的擴建(新建)費用、動力費和管理費用的增加,對水環境的保護帶來一定的困難。淡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果不合理開發,也會變成淡水資源匾乏的地區。鑒于上述情況,出現了中水系統,并且已經發展成一定規模。
60年代,由于污水深度處理技術的發展,使污水回用技術有了較大飛躍。首先是日本在1962年,隨后是美國在1968年,接著,德國、前蘇聯、南非、印度、英國、以色列等國也相繼建設了中水工程!爸兴币辉~就來源于日本,因其水質介于“上水(給水)”和“下水(排水)”之間而得名。
80年代,我國將城市污水作為第二水源,開展了處理回用技術的研究和工程建設。中水技術已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尤其是我國北方缺水城市,已從高層次分析、規劃水資源的開發和樹立節水意識等方面開展了許多工作,建設節水城鎮的提法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近年來,北京中水回用技術研究和工程應用發展較快,像方莊小區的中水試驗研究、勁松賓館浴池廢水回用工程、北京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小區的中水試驗研究工程、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海淀賓館、城鄉貿易中心、幸福大廈、四川大廈等等。這無疑為北京的水回用技術研究做出了貢獻。
北京已發布了相應的法規及規范,如市人民政府(1987)60號文件加匕京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試行辦法》,其第三條規定: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新建下列工程,應按規定配套建設中水設施:(1)建筑面積兩萬平方米以上的旅館、飯店、公寓等;(2)建筑面積三萬平方米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大型文化體育等建筑。又如《建筑中水設計規范》(CECS30:91),已成為中水回用技術應用的政策性依據和設計依據。
本文以西單東南商業大廈中水回用工程為例,論述建筑中水回用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及意義,其中,側重于中水處理站。
1.中水回用工程的水源計算及工藝流程
1.1
工程簡介
東南商業大廈位于西單繁華地區,現狀上水和排水條件落后,需經遠期市政工程逐步實現后才能徹底解決,F狀給水和排水都很困難,中水回用技術需要且適于在這里應用。該建筑主體結構地上十層,地下三層,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三星級賓館;(2)工商銀行營業部;(3)綜合商業及餐飲娛樂設施。依據本市相關法規及規范,結合當地現狀的市政條件,該建筑磋有中水回用工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中水原水系統,用于回收客房淋浴盥洗優質排水;(2)中水處理設施——地下三層中水處理站,處理中水原水達到合格;(3)中水回用書道系統,將合格中水送往用水點,用于廁所、洗便器、室外綠化、洗車等。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