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泊河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系統工程,自九五年開始運作,歷經六年多。以污水資源化為目標,發揮中水在城市水資源中的優化配置作用,探索了中水回用技術及中水回用的資源價值,完成了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設并將中水推向市場發展。
一、青島市水資源及污水處理概況
青島市地處山東東部,其地理位置和地質條件決定了它的水資源短缺。青島地區地表雖有大小河流124條,但因皆為源短流淺的單獨入海的季節性河流,難以調儲,另外青島地下以花崗巖為主,儲水性能很差。據統計,青島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5%,是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
青島市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都市的戰略目標,這將加速青島市城市化的進程,必將伴隨需水量的急劇增加。青島市目前的日需水量高峰期達54萬立方米,而水源的供水能力僅為66.8萬立方米/日,城市總體規劃預測2010年日需水量為246萬立方米。這就要求青島市開源節流、多渠道開發水資源,否則,水資源的短缺將嚴重制約本市經濟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水是一種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墒情L期以來,水資源一直按"開采-利用-污水排放"的使用方式,水資源最后以排放的方式被消耗。其實,污水排放量占開采量的比重很大,而實際利用量卻很少,污水資源化將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很好途徑。前面提到目前青島日用水量高峰期為54萬噸,而排放的污水量約為40萬噸,排放量約為用水量的80%多。若通過各種渠道,充分把排放的污水利用起來,將大大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相當于開辟了一個新水源。
青島市人民政府鑒于水資源的短缺情況,將污水資源化技術研究與開發列為市社會發展領域重點攻堅項目之一,并納入了市科技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長期規劃。這推動了青島市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加快了中水回用工程建設的速度。青島市自九三年海泊河污水處理廠運轉以來,又先后建設了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團島污水處理廠、麥島污水處理廠。三個污水處理廠是采用先進工藝的二級污水處理廠,麥島污水處理廠將盡快建成二級污水處理廠。四座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達四十多萬噸,可以處理青島市污水排放量的80%以上,二級處理后的水質狀況較好,直接排向青島的膠州灣,起到保護膠州灣水體環境的作用。二級出水只需進一步處理就可以變為用途廣泛的中水,可以用于綠化、沖廁、景觀、基建、工業冷卻等,可以大量節約自來水資源。青島海泊河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系統工程也是基于以上目的,積極有效地開展了中水回用的各項工作。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