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合理的水價體系
水價構成不完整、各種用水的比價關系不科學是造成中水回用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調節和引導人們消費行為的有力手段。如蘇州市水資源費僅為0.15元/m3,而處理中水,成本就要至少1~2元/m3,并且工業用水與居民用水價格相差較少,并沒有充分體現水作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中的價值,不利于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只有當中水水價低于地表水、地下水的價格一定的幅度,低于自來水水價較大幅度,使公眾特別是工業用水大戶感到使用中水“有利可圖”,具有經濟上的優先性時,中水水價的價格杠桿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引導合理的用水消費,促進中水的推廣應用。
因此,加快水價體系改革勢在必行。制定合理的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中水、污水處理費之間的比價關系,重點拉大工業用水中中水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自來水之間的價格差,真正做到優水優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依靠價格手段推動中水利用市場的形成,進而促進中水回用的產業化發展,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當然,合理水價體系的建立并不是朝夕之功,需要綜合考慮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等多種因素,需要一定的過渡時間,分步逐漸地進行調整(特別是江南城市,大多數人從小就生活在江南水鄉,隨處可見小橋流水,如何理解水資源緊缺?如何能馬上接受使用中水呢?)。在科學水價體系沒有完全建立之前,中水水價就不能按照市場化原則制定,此階段政府可以通過補貼、專項資金、優惠政策等措施對中水處理的企業和用水單位進行扶持。
再者,對于城市中水集中處理廠,按照城市環境的要求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要求,有一部分中水處理后需要排放到Ⅳ類水體或回灌到地下,產生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這部分處理費用必須由政府承擔,而不能從用戶中獲得成本補償。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