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現場走訪,并結合相關文獻和試驗分析,對北京和天津兩地的賓館、飯店、寫字樓等商業樓宇以及大專院校、居民小區三大類各16個、共48個建筑中水設施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通過調研發現:
(1)房地產開發商和專業環保公司正分別成為建筑中水工程發包方和承包方的主體,新建項目的中水工程在設計、施工、投入使用方面大多滯后于主體工程;
(2)各類中水設施的中水水源以優質雜排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為主,尤其是商業樓宇和大專院校,居住小區采用雜排水和生活污水的比例有所上升。
(3)調研的中水設施設計能力利用效率普遍不高,設計處理能力利用率平均為53%,低于50%的中水設施占到56.25%。由于入住率低、水量平衡系統設計不當、中水水源本身不穩定等原因,約一半受調研的居住小區中水設施存在原水水量嚴重不足的問題,存在大量補充自來水進入中水貯存池的現象
(4)大部分建筑中水設施均以生物處理作為主體處理工藝,其中以生物接觸氧化法與混凝沉淀過濾的組合工藝較為普遍,但膜生物反應器等新型高效中水處理工藝也開始推廣應用。以計量泵投加次氯酸鈉溶液的是目前主要的消毒方式。建筑中水設施的通用設備主要為格柵、毛發聚集器、曝氣機、提升泵等,專用設備則為過濾設備、消毒設備、一體化設備等。
(5)24個受調研中水設施的平均單位投資為3990元/(m3/d),雖有處理規模和處理工藝的差別,但商業樓宇和居住小區中水設施在主體工程總投資中所占的比例幾乎均未超過1%,平均為4.93‰,均攤在主體工程單位面積上的投資平均約18元,居住小區則幾乎均未超過10元。各類中水設施平均運行成本為3.29元/m3,其中電費、藥劑、人工、維修、折舊分別占到24.4%、6.2%、10.5%、3.1%和55.8%。
(6)寫字樓和居民小區的中水設施均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管理,大專院校由節水辦(節能辦或動力中心)負責管理,賓館飯店則由工程部負責管理。超過半數的商業樓宇和住宅小區均由工程部門或物業部門的有關人員兼職對中水機房實行巡視,大專院校則均為中水設施設置了專門的崗位。但現有中水設施普遍缺乏對儀器儀表讀數、設備檢修情況以及水質監測數據等的詳細記錄,平均不到1/4的中水設施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對部分水質和運行指標(如pH值、游離余氯、色度、沉降比等)進行監測并記錄,水質監測目前仍是建筑中水回用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節。
(7)對14個中水設施進行水質臭氧監測發現,總體上各設施最終出水達標率較高,但也有個別水質指標超標的現象。建筑中水設施的出水用途主要為沖廁、綠化、洗車、道路或場地澆灑以及景觀水體、冷卻系統和消防水池補水,回用概率分別為90%、60%、15%、17%、8%、4%、4%。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得出如下結論和建議:
(1)建筑中水回用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途徑,與市政中水回用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可共同成為城市的第二水源。建筑中水回用不但具有技術可行性,而且具有日益顯著的直接和間接效益,經濟可行性良好。
(2)為了更好地開展建筑中水回用工作,應加強立法工作,創建中水回用的法治環境,加快水務一體化體制改革,推動投資及運營體制向多元化和企業化轉變,并應對建筑中水明確定價,建立中水交易制度,擴大建筑中水的使用范圍,以此保證投資者和運營者的回報和收益。
(3)應為建筑中水設施的建設、運營和中水的使用出臺配套的經濟鼓勵和處罰政策。
(4)在將建筑中水回用納入城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的同時,也應對建筑中水設施進行區域統籌規劃,做到合理布局,避免重復建設,提高設施的利用率,降低運行成本。應加強主體工程設計與中水工程設計的協調配合,加強對不同地區的各類用水單元進行詳細的水量平衡測算和研究,在此基礎上規范建筑中水設施的設計規模。應推廣高效、可靠、經濟、適用的中水處理工藝,鼓勵開發小型化、集成化、自動化的中水處理裝置。另外,應防止建筑中水處理站自身的二次污染問題。
(5)應明確新建項目建設單位對中水工程土建部分的建設責任,對關鍵設備進行嚴格的質量認證,并應合理確定中水工程的驗收時間,出臺建筑中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6)應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市場準入監管、服務與水質監管、成本與價格監管在內的建筑中水設施運營監管政策,并設立具有健全職能的監管機構。
(7)應建立建筑中水回用的公眾參與及社會監督體系,加大節水宣傳力度,消除公眾對使用中水的顧慮,發展中水行業協會和中水消費者協會等中介組織,做好社會監督。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