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規劃中,將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作為約束性指標固定下來。數據顯示,我國單位GDP耗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全國自來水公司管道的漏失率為15%,幾千億噸水在送往居民家中的過程中白白浪費掉;日本一噸水在工業生產中可以循環使用5次,而在中國一噸水的循環使用率卻不到50%。為什么我國的中水回用率這么低?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原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吳季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解決中水回用難的關鍵是建立完善水循環產業鏈條。
三大問題制約中水回用
吳季松院長認為,我國目前的中水回用存在的問題較多,首先,中水系統運行往往不正常,水質水量不穩定,用戶難以放心使用。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工藝、設備不過關,達不到預想效果,同時對系統的運行管理水平不高,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使水質水量常常發生較大的波動,甚至停產。
其次,中水回用在實際工程中并不比使用城市給水更經濟。他們曾對北京22個運行中的中水設施進行過調研,發現普遍存在設施能力不能充分利用、運行成本過高的現象,其總運行成本有的甚至高達11.37元/噸,且平均總運行成本達3.24元/噸,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水設施的設計規模得不到充分發揮。
再次,中水回用水質標準太高。目前我國建筑中水回用執行的水質標準是現行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該標準中總大腸菌群的要求與《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相同,比發達國家的回用水水質標準及我國適用于游泳區的Ⅲ類水質標準還嚴格。這一方面使得許多現有中水工程不達標;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建筑中水工程的推廣和普及。很多人對中水的衛生性、安全性等存有顧慮,在感情上無法接受中水,從而影響了其普及。當然目前的水價偏低也是造成中水回用成本較高從而難以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