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國家有水才富強 >> 

我國西部大開發中有關水資源的若干問題

時間:2006-12-12 來源: 作者:

7.雨水集流是解決分散性缺水的主要途徑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貧困地區多為缺水區,分布范圍廣,全部都依靠集中供水是不可能的。而供水問題不解決,西部內部的區域經濟會出現很大的差異。為了解決分散性的用水與廣大西部地區農村飲水的困難,筆者認為在西部地區大力發展雨水收集和集水農業是非常必要的。水資源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集中型的水資源,其特征是來水強度集中,再生或恢復周期短,諸如江河水與容易補給的富集淺層潛水,可稱其為強水;二是分散性的水資源,其特征是來水強度弱,分布范圍廣,這就是常見的降水資源,可稱為弱水。前者是水利工程開發的主要對象,已成為向城市、工業與農田灌溉供水的主要來源。后者則可為分散性用水提供水源。如果把集中型水源的來水速率按1m/s計算,把分散型水源的來水速率按每分鐘1mm計算,則兩者相差約5個數量級。雖然弱水來水強度小,但可以通過人工集成來強化,以達到供水的目的。作為弱水的雨水利用已成為當今世界水資源開發的潮流之一。實施強水利用與弱水利用并舉,實現西部水資源的合理配置,適應區域國土經濟均衡發展的需要是一項重要的措施。西北黃土高原與西南巖溶山區,就地收集雨水解決農村用水的困難可能是主要的出路。事實上,甘肅、寧夏等省的經驗已展示了這一點。例如,甘肅省榆中北山地區,開展了“121”工程,25萬戶每戶修建100m2的不透水面收集雨水,已成功地解決了農村飲水困難,同時還發展了眾多的庭院農業。從理論上看,這就是人類向蒸發奪取水資源的重大舉措。有人認為大量進行雨水集流,會使下游河川徑流減少。筆者認為這種擔心并不必要。首先,多數中小雨量并不產流,雨水集流僅僅是利用硬化地表提高徑流并抗御蒸發;其次,居民的占地本來相對很少,每戶100m2的集流,25萬戶的總集流面積不過25km2,對于一個中小流域(例如500~1000km2的面積)僅占其2.5%~5%,但是,解決農村飲水困難的數量可以超過120萬人?傊,雨水集流應視為解決廣大黃土高原與巖溶山區用水問題的主要途徑。 

三、后記

   本文結合我國當前“西部大開發”的國家重大需求,為慶!吨袊穭摽担爸苣晏刈宋摹P轮袊闪ⅲ担澳陙,中國的水利事業緊密適應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從小到大不斷開拓、創新,取得空前輝煌的成就。隨著21世紀的到來,經濟建設將進一步騰飛,并與資源、環境、生態相協調。這意味著我們正面臨嚴峻的挑戰與重大的機遇。如何適應這一形勢,任重而道遠。本文所述及的西部水資源問題正是筆者面對這一形勢的初步思考,難免有錯誤之處,僅供讀者批評指正。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我國西部大開發中有關水資源的若干問題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