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維持自然生態與人類環境用水的四大平衡原則(1)水熱(能)平衡。根據生態學中的物理原理,即能量與水分平衡,使地表能量與水分的收支保持平衡關系。(2)水鹽平衡。內陸鹽漬化是水鹽不平衡所造成的。鹽土則因排鹽水量不足,使鹽分不斷累積形成。(3)水沙平衡。河流上游的山丘區來水挾帶著大量的泥沙,進入下游平坦地區以后,由于坡度驟然變緩,水量減少而使水流速度減低,河流泥沙沉淀,淤塞河道,而河道的淤塞又引起泄洪的困難等災害問題。(4)區域水量平衡與供需平衡。分為兩方面:
一是區域水量平衡,二是水量供需平衡。前者屬水資源條件,后者可以分為農業與城市工業的水資源供需平衡。從農業資源的角度來看,還包括水土平
衡,這一平衡的確定涉及一定種植制度下農業需水量與水資源(降水、地表與地下水)可提供使用的水。
在四大平衡原則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水資源承載力和科學地計算必要的生態需水量,特別是西北地區,是亟待進行的研究任務。第一,西北地區面積很廣,不同地區自然與社會條件不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存在著地區間的矛盾。如塔里木河全長超過2000km,塔里木河自身并不產流,水源主要來自葉爾羌河、和田河與阿克蘇河。這三條河的用水與下游用水地區的矛盾十分突出,危及塔里木河的生存。因此,西北水資源的區域合理配置十分重要。第二,由于西北地區水少,天然的水環境容量很小,必須杜絕污染,重視保護水源,規劃與建立水源保護區。
4.合理開發利用西南水資源的主要方面首先,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相反,擁有最多的水資源,云、貴、川、桂、藏的水資源總量約13000億m3,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一小半(46.4%)。人均、畝均分攤的水量均居全國第一。因此,水資源具有巨大的開發前景。第二,西南地區的水資源豐富,但目前的開發利用程度很低,有資料表明,1998年西南各河流的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僅為1.3%,西南水資源總量利用消耗率為0.9%,而西北地區的河西走廊內陸河達75.4%。顯而易見,西南水資源開發的潛力很大。第三,西南地區的水能資源居全國之首,潛在的可開采能力占全國的68%左右。西南水能資源的開發可望是西部大開發中的一項重點,不僅可帶動西南的經濟,而且有利于全國能源與環境問題,特別是東部地區酸化問題的解決。第四,西南地區多屬高山與高原,水多而地少。由于石灰巖分布廣泛,巖溶現象普遍,造成地高而水低。雖有豐沛的降水(大于2000mm),但無調蓄,山區農村飲水十分困難,亟待解決。第五,由于西南地區水多,近水源地區用水不受限制,用水愈多,排水愈多,水污染的問題十分嚴重。西南地區也是湖泊較多的地區,有的湖泊污染問題也十分嚴重。如昆明滇池的污染問題未能解決,水質至1998年仍為超Ⅴ類。因此,西南地區的水資源開發利用與水環境保護應兼顧,在開發前做好環境保護規劃。第六,考慮農業、環境與防洪的需要,植樹種草、封山育林應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防止水土流失,加強水土保持。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