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預計我國將在2030年左右出現用水高峰,在充分考慮節水的情況下,估計用水總量為7000億~8000億m3,要求供水能力比現在增長1300億~2300億m3?鄢仨毜纳鷳B環境需水后,全國實際可能利用的水資源量約為8000億~9000億m3,預計的用水量已經接近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水資源進一步開發的難度極大。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國有可能在未來出現嚴重的水危機。面對21世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水資源問題已成為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過程中必須認真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戰略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水資源問題。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水利部黨組在總結歷史治水經驗,深入分析客觀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新治水思路。為緩解我國21世紀初期水資源供需壓力,應把水的問題放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進行統籌考慮,處理好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認真研究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合理配置水資源,慎重論證重大水資源工程的布局,建立防洪減災安全保障體系、水資源供給與高效利用的保障體系和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的水利保障體系,實現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環境安全。
(一)人與洪水協調共處,建立完善的防洪減災安全保障體系
要確保重要城市和重點地區的防洪安全,保證長江、黃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干流及重要支流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特大城市能夠防御百年以上洪水。要繼續建設一批防洪控制性樞紐,初步完成重點蓄滯洪區的安全建設,抓緊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基本消除隱患。在全國建立防洪保險、救災及災后重建機制。建立現代化的防洪減災信息技術體系和防汛搶險專業隊伍。
(二)開源節流并舉,建立可靠的水資源供給與高效利用保障體系
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水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布局與經濟結構,有限滿足生活用水,基本保障國民經濟發展用水,逐步改善生態用水。要新增供水能力800億m3,基本解決華北地區、東部沿海地區和重要城市的水資源供需矛盾,解決現有240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飲水困難,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地區的生態環境用水狀況得到初步改善。在積極開源的同時,大力推行節約用水。要把節水灌溉作為一項革命性措施來抓,在保證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通過采取各種節水措施,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使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加強對城市工業和生活的節水管理,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70%,工業萬元產值取用水量下降到35m3以下,初步建設一個節水型社會。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