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作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個國家之一,中國水資源的匱乏已經威脅到了西北人們的生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1990年初到1999年底的10年中,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歷次大會上,208位人大代表和118位政協委員曾數次提交了關于建議修建大西線的議案、提案,也就是說靠“西藏之水救干旱之中國。”這些人認為,“大西線工程”不僅可以徹底解決黃河的斷流和長江的水患,還可以消除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水災。那么,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到底是天方夜譚還是有科學依據?到底確實可行還是紙上談兵?近日,記者專訪了被稱為“朔天運河大西線”發起人的郭開。
●人物特寫 水利邊緣人郭開
郭開是元代著名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郭守敬之后,今年73歲的他已滿頭銀發,眉毛胡子全都發白了。在郭開的名片上,寫著諸多頭銜:朔天運河大西線發起人、總設計師;著名作家、教授、經濟師;中華朔天運河籌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朔天咨詢開發公司董事長。由于郭開既不是科班出生,又不是水利部的官員,因此一直被稱為“水利邊緣人”,而媒體在稱其為水利專家的同時也常常在前面加上“民間”二字?赡苁且驗槌錾谒,郭開從小對水就情有獨鐘。1947年參加地下黨工作的同時,郭開獲得了清華大學土木系水利班旁聽生的名額,這對后來研究治水奠定了理論基礎。“文革”期間,郭開被打成反動派關進了牛棚,在牛棚內的一堆舊書中,他發現了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的英文版《中國地理》,書中提出了西藏水系的“三大拐彎”理論,即應該利用我國西南高、西北和華北低的地形特點,把每年白白流出境外的西南諸河水源調到嚴重缺水的西北地區。而這一提議后來還被寫入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叭蠊諒潯崩碚撟尮_很受啟發,于是產生這樣一個奇特的想法:是否可以引雅魯藏布江水,串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過阿壩分水嶺入黃河,從而解決整個西北與華北缺水的問題。平反后,他開始請教中科院和水利部的各路專家,不斷地修正初始想法。曾隨四野打仗的軍旅生涯也磨練了郭開的堅強意志,近幾十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為考察水系自費走遍大半個中國。
夢想篇 西藏之水能否救中國?
北京科技報:為什么要將這條運河稱為“朔天運河”?郭開:簡單來說,因為引水從西藏朔瑪灘到天津,所以稱朔天運河。而這個工程的全稱,我認為應該叫“中華朔天運河大西線南水北調(藏水北調、雅黃工程)。”為了與南水北調的西線工程區別,1993年的時候5月23日,我們就稱其為大西線,大就大在引水量,藏水北調則是和南水北調相區別。北京科技報:中國北方面臨沙漠化危機,西藏是否具備充足的水源來解中國干旱之急?郭開:就目前解決北方缺水問題,我認為有兩大誤區,首先以為種上樹就有水了,一棵樹雖是一個“小水庫”,但同時也是一個“抽水機”,大體上一顆成年樹每年要消耗780立方水,因此降水量達不到700毫米的地方術無法植樹,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700毫米以下的地區只能種草,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方肯定是要沙化的。其次就是節水,我們現在光知道節流,而不知道開源。1949年,我國有15億畝沙漠,到現在擴展到了25億畝。西藏之水之所以可以救中國,就在于西藏尤其藏東南的水資源特別豐富,無論是水總量,還是人均占有水資源總量,都是全國最高的。天津人均水資源不足300立方米,西藏是天津的1000倍,但西藏水資源利用率只有1%,99%都外流。北京科技報:目前科學家發現,現在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逐漸退縮,這是否會影響供水量?郭開:我記載西藏的水文有6年的時間。在西藏東南地區每年都有300多天在降水,那里的水并不是靠冰川融水,而主要受印度洋影響而產生的降水,冰川逐漸退縮,反而會增加那里的降水,因此我們稱藏水是可持續充足的水源。北京科技報:考察發現,中國有70%的江河湖泊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卻潔凈如初,由于上游地區河流湍急、人跡罕至,大西線調水能否將這里潔凈的水源引出來?郭開:大西線調水最大優勢就是自流式調水,這跟中國西南地勢高、西北、華北地勢逐漸降低有很大關系,而三大拐彎,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黃河瑪曲大拐彎,托克托黃河河套大拐彎,為藏水能自流到黃河也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
實現篇 大西線調水確實可行還是紙上談兵?
北京科技報:現任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大西線不切實際,想把青海湖作為調蓄水庫的設想更是“荒唐”,因為這樣會污染調來的淡水。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郭開:他們對我的方案根本沒有仔細看。青海湖的旁邊有個洱海,洱海是淡水湖,我們將調來的藏水先輸送到洱海,通過洱海再調往黃河,多余的水才會輸送到青海湖,這樣非但不會污染引到黃河的水,而且還能挽救越來越干的青海湖。北京科技報:大西線南水北調引水線路主要是筑壩、修渠和開鑿隧洞三類大工程,工程院院士王浩認為,按您的大西線方案,需筑300米以上的高壩,而國際水利界尚未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郭開:所謂需筑300米以上的高壩,國際水利界尚未解決這一技術難題簡直就是鬧笑話,早在1978年的時候,國外就已經建成380米的壩了,現在400米以上的大壩也有好幾座。目前青藏鐵路已經全線開通,也充分證明了在高原上搞大工程的可行性。其實青藏鐵路是朔天運河的前期工程,朔天運河的海拔比青藏鐵路低得多,因此沒有永久凍土和高寒缺氧的問題,而青藏鐵路對朔天運河提供非常好的交通便利。記者:雅魯藏布江的下游是印度,預計調引2000億立方米水,會對下游水系造成影響嗎?郭開:雅魯藏布江不是國際河,每年雅魯藏布江有3200億立方米水流出國境,加大了特別是孟加拉國的洪災,每年讓印度和孟加拉國千百人喪生、數千萬人流離失所。西藏流出國外的河還有怒江、瀾滄江、獨龍江等,全算上每年有6000億美元白白扔了。當今世界淡水資源比黃金還珍貴,讓6000億立方米水白白外流,是極大的浪費。國際水價1立方米1美元,我們等于每年把6000億美元白白扔了,有消息說,印度正啟動引布拉馬普特拉河水工程,年引水1700億立方米,2016年完成。
爭議篇 大西線調水為何難成行?
按照郭開的設想,朔天運河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一旦建成,將有十大好處:引水、節水、防洪抗旱、改善生態環境、發電、航運、旅游、養殖、就業、扶貧,縮小三大差距、國防。但任何一項工程都有利有弊,水利部前部長錢正英和水利學界元老張光斗,組織了兩院43位院士和近300位院外專家,耗時一年作出了《21世紀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2000年7月11日,錢正英等向國務院和有關部委作了匯報,認為各種“大西線”方案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沒有現實的技術可行性。就我國未來16億人口的發展形勢看,也沒有大開荒、大移民以至興建“大西線”的現實必要性。這一報告認為大西線存在兩大誤區:誤區一,以為必須以南水北調的“大西線”來增補西北水資源,實際上“大西線”只調水到黃河,以大柳樹為調節水庫,沒有調水到內陸河的具體設想。對內陸河,只能靠當地的水資源,包括當地的調水工程。對黃土高原來說,不是沒水,而是沒能力用水(指不少土地在高坡上,用水靠抽水機從河邊抽水,這樣抽水費就會比較高,當地不少農民用不起這樣的水),“對黃河源區,是加強保護問題,千萬不要再瞎指揮破壞了”。誤區二,以為建設山川秀美的西北是要變塞北為江南。實際上,西北是干旱、半干旱區,江南是濕潤區,各有其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不可違反自然規律”。
北京科技報:您怎么樣看待錢正英和張光斗研究報告中所提出的兩大誤區?郭開:目前反對大西線的人,大多沒有仔細研究過我提出的方案,也沒有到西藏實地考察過。大西線共引3800億立方米水到黃河流域,實際上引到黃河只有500億立方米水,其余的都將引往內陸河。中國科學院的老院長周光召研究并實踐了幾十年發現,如果每年向每畝沙漠輸送100萬立方水,連續十年它將成為綠洲。有了水,植樹造林才有效果。水是調溫的,能營造小氣候,當每年有2000-3000億立方米水入黃河流域和涵蓋三北地區時,連續二十年受水地區就會變得濕潤溫暖起來。水源區西藏也將因引水建許多水庫,水體大增十幾倍,使其增溫、增氧、增加降水,生態環境極大改善,F在人們認為,導致全球變暖主要是人為破壞,其實是地球氣候的大勢所趨,只不過人為的因素使得變暖的時間提前了,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把次要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我認為把這個順序顛倒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北京科技報:很多人認為您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對您的專業水平提出一些質疑,您如何看待這些言論?郭開:雖然我沒有在水利部任職,但因為父親的原因,我從1950就開始跟水利部打交道。當年水利部請我去開會,還專門討論為什么郭開能夠提出這個方案,而水利部那么多人提不出來。水利部的總工程師崔宗陪當時就說:“這是因為我們這些人在水利部,郭開不在水利部!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為我不在水利部才會有這樣突破性的思維。北京科技報:您一直被稱為“水利邊緣人”,這是您自己的定位還是別人給您的稱呼?如何看待媒體稱您為“民間水利專家”?郭開:我不知道什么叫作“邊緣人”,而所謂“民間水利專家”,那是一家報紙采訪我后寫文章提出來的。其實專家無所謂民間抑或官方,我也不喜歡“水利專家”的稱謂,專家雖“!保J識面也很窄,我要做就做一個“水利雜家”。
后記
作為“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的發起人,9月27日,郭開在人民大學為大學生闡述他的理念。9月30日,郭開受鳳凰衛視邀請,在“世紀大講壇”欄目中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郭開坦言,進行演講游說活動不僅是讓更多人了解“大西線調水工程”方案的具體內容,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論證實施過程當中來,而郭開認為這些演講活動也有助于“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方案得以順利通過。郭開透露,“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的具體方案已經提交到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由于工程巨大,發改委的有關負責人稱,方案需要由省一級的單位提出來才能立項,即使立了項也還需3年。要從多方面對它進行論證,可能還要人大會議通過才有可能被審批,而這些工作目前都在進行當中。
新思維 設想中的中華朔天運河
按照郭開的設想,中華朔天運河應該是橫貫我國東西的萬里大運河。在西藏雅魯藏布江朔瑪灘,筑壩引水串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到四川阿壩入黃河,連通青海湖沿黃河至內蒙古,經岱海調蓄入永定河到北京、天津入渤海;航道由天津北塘起經北京、大同、岱海、包頭、銀川至蘭州,經大柳樹水庫樞紐港中轉,利用河西走廊延伸航道到新疆出國,與國際運河接軌通航西伯利亞;加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通航拉薩———日喀則,主干線總長7189公里。因為引水從朔瑪灘到天津,故稱朔天運河。該運河除主干線外,尚有副線、支線,聯通八大水系(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珠江、長江、黃河、海河、松花江)經流18省市自治區,44個民族,利益及全國當冠以中華,名為中華朔天運河。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