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國家有水才富強 >> 

淡水資源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挑戰

時間:2007-05-29 來源: 作者:

在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各種要素中,淡水資源占有極為特殊的地位。極端一點說,今天的人類,可以沒有石油,可以沒有電力,也可以沒有煤炭,但絕對不能沒有淡水。因為人類沒有石油電力煤炭這些東西,照樣可以生存,至多回到刀耕火種的年代;但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了水,我們人類連同這個世界就會一同消亡。所以,淡水資源,不僅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制約著人類的生存和生存質量,它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資源無法替代的。
   
淡水資源是這樣的重要,但長期以來卻受到人類的不公正待遇。不注意珍惜它,保護它。久而久之,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問題。今年9月份在北京召開的第五屆世界水大會上,來自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專家學者,對世界淡水資源的現狀及未來表示了非常的憂慮。有人測算,當前,全球80多個國家的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的3億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狀態。預計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30億人口缺水,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40多個。這就是說,在21世紀,全世界面臨著一個共同的課題,就是水資源短缺的挑戰。
淡水資源狀況不容樂觀

那么,作為迅速發展中的大國,中國淡水資源的狀況如何,自然受到世界上有關人士的關注。

中國淡水資源的狀況,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形勢非常嚴峻。如果具體說,可把它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人多水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北方缺水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大家知道,中國最基本的國情,就是人多。隨著中國人口的逐步增加,水資源同人口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據有關部門測算,當今中國淡水資源的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現在已有13億多人口,人均占有量僅為224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人均低于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這樣算來,中國總體上已進入中度缺水國家的行列。
      
中國淡水資源不僅不豐富,而且分布十分不均衡,最為缺水的地區主要在北方。據統計,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土地面積只占全國的36.5%,水資源量卻占了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區,土地面積占全國的63.5%,而水資源量僅占了19%。水資源最為緊缺的黃、淮、海河流域本身,水資源量只占全國的7.7%。目前,中國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于1000立方米的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于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線。
      
二是水資源污染波及全國。如果從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上說,中國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區域的話,那么,水資源的污染卻是一個具有全國性的問題。而且,越是豐水區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區,往往污染越是嚴重。結果豐水區出現水質性缺水的現象。這是中國水資源更為嚴重的問題。最近,中國水利部門對全國約700條大中河流近10萬公里的河段進行水質檢測,結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嚴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價值。另據調查,目前全國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區,水污染已從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從地表向地下滲透、從陸域向海域發展、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從東部向西部擴展。近年來中國廢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億噸的速度增加,全國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億噸,其中約80%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域。
      
三是用水效率低和過度開發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嚴重缺水的黃河流域,農業灌溉大量采用的還是大漫灌方式。寧夏、內蒙灌區,每畝農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節水灌區高幾倍到十幾倍;農業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產單位糧食的用水量是發達國家的2~2.5倍。
      
農業用水如此,工業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遠低于先進國家75%的水平,單位GDP用水量是先進國家的十幾倍到幾十倍,一些重要產品單位耗水量也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

其次是對水資源過度開采的情況日趨嚴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區和山東、山西、內蒙、河南部分地區,區域內有26個大中城市。這個地區也是中國最為缺水的地區,人均只有293立方米。這些年來,這里的社會經濟的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同20世紀50 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積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總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過水資源的承載力。結果,地表水、地下水長期過度開采,開采率達到98%,遠遠超出40%的警戒線。
      
據水利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地下水超采區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56個,擴展到目前的164個,超采面積也由8.7萬平方公里擴展到18萬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過100億立方米,有6萬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現不同程度的沉降。
      
一方面,中國的淡水資源就不夠豐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費,水質的嚴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緊張。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缺水現象由局部逐漸蔓延至全國,對農業和國民經濟帶來了嚴重影響。據統計,在正常年景下,中國缺水總量估計已達400億立方米,十五期間,農田受旱面積年均達到3.85億畝,平均每年因旱減產糧食350億公斤。全國農村有3.2億人飲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較為嚴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對環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產生嚴重的影響。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淡水資源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挑戰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