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氧化溝工藝 >> 

北方某污水廠卡魯塞爾氧化溝系統的設計

時間:2007-01-16 來源: 作者:


2.3.4
氧化溝需氧量的確定
  在氧化溝系統中,考慮以下幾個過程的需氧量[4]:總需氧量(D)=氧化有機物需氧+細胞內源呼吸需氧+硝化過程需氧脫氮過程產氧
  計算得出需氧量AOR=205kgh,利用下列公式轉化為標準狀態需氧量(SOR)。
  SOR=AOR×Cs(20)[α×β×ρ×Cs(T)-C×1.024(T-20)]
  式中:α——不同污水的氧轉移速率參數,對生活污水取值0.5-0.95,取0.9;

     β——不同污水的飽和溶解氧參數,對生活污水取值0.90-0.97,取0.97;
     ρ——大氣壓修正參數,海拔1100m時大氣壓為88300Pa;(ρ=88300101300=0.8715)
     Cs(T)——溫度T時飽和溶解氧。

  計算得出SOR=358Kg[O2]h。曝氣機動力效率取:2.1kg[O2]kW;
  需配置功率數(N)=358/2.1=170.4KW。

3 設備選型及說明
3.1 選擇池及厭氧池
  為滿足選擇池內污水與二沉池回流污泥快速混合的需求,設計攪拌功串密度為13Wm3(一般在10-15Wm3)。采用2臺型號為GQT015×325(功率=1.5kW)的潛水高速推進器,有效攪拌混合和防止顆粒狀雜物在池壁或池底沉積。在選擇池中還配置有型號為L3100的全不銹鋼污泥分配槽,調節范圍20-100(20%為一檔),采用手動控制方式。
  厭氧池為防止污泥沉降及保證0.3ms的流速,設汁攪拌功率密度為8.5Wm3(一般在7.0-9.0Wm3),采用2GOT040×480(功率=4.0kW)的潛水高速推進器。
3.2
氧化溝前置反硝化段
  該段對攪拌器功能要求以推流為主,設計采用2DOT055×1800(功率=5.5kW)的潛水低速推進器,功率密度7.4Wm3(一般在6.5—8.5Wm3)。混合液回流至氧化溝主體內采用LB4.0×1.2型的內回流控制閘門,控制范圍:100=600%。
3.3
氧化溝主體反應區
3.3.1
根據計算,本工程選用90kWDS350型大倒傘表面曝氣機兩臺,總供氧量(O2計,下同)90×2.1×2=378kgh,氧富余20kgh。從節能方面考慮采用一臺變速曝氣機(充氧量90-189h)、一臺恒速曝氣機(充氧量189 kgh)。根據水力模型數據,氧化溝溝寬與倒傘直徑的最佳比例為2.2-2.4倍,溝深與直徑的比例約為1.1-1.2倍,在此條件下,曝氣機可達到最佳的椎流及曝氣效果。本工程曝氣機葉輪直徑D=3500mm,確定氧化溝最佳溝寬:B=8.0m、有效水深h=4.2m。則氧化溝主體工藝尺寸為L×W=74.0×32m(4廊道),超高600mm
3.3.2
在氧化溝中,彎道的水頭損失占全部水頭損失的90%以上,為防止外溝彎道發生污泥沉淀,確定在該處設置DQT055×1800型潛水低速推進器2臺,功率5.5kW,位于出水堰下游,為避免由于底部水流攪動帶動較高濃度的污水上翻,影響出水水質,采用DY5000型出水堰,可調范圍500mm
  校核氧化溝內功率密度=NV=(180+5.5×4)×10009203=21.9kWm3,15-25kWm3范圍內,可同時滿足充氧及推流、攪拌的功能。
  氧化溝平面布置見圖2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北方某污水廠卡魯塞爾氧化溝系統的設計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