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庫區水污染治理項目是國家重點項目,具有涉及面廣、項目規模較小、數量多、建設地點分散等特點,為此國家投入大量建設資金,以確保眾多污水處理工程順利建設投運,以避免大江截流后庫區水質不斷惡化,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利局面。針對庫區項目規模小且當地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現狀,國家發改委特聘請國內業內專家組成專門機構進行研究、探討,希望能夠選擇一種運行穩定可靠、操作簡單、管理便捷且具有較強耐沖擊負荷能力的處理工藝,以適應庫區項目的要求。
重慶市南川污水處理廠為長江三峽庫區影響區第一批城市污水重點治理項目,于2002年立項,其經多方案技術比較,確定采用改良型合建式ORBAL氧化溝工藝,工程已于2003年正式建成并投入運行。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對庫區乃至全國其它同類中、小規模項目的建設起到示范作用。
一、改良型ORBAL氧化溝工藝的設計思路
重慶市南川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4萬
m3/d,設計進、出水水質如下:
針對工程設計進、出水情況結合工程當地技術管理實力現狀,在工藝選擇時主要兼顧了以下原則:備選方案應具備技術成熟可靠,能確保出水水質好,穩定達標;具有除磷脫氮功能,應盡量節省占地;此外還應注意工程建設和運行費用,管理方便,運轉靈活,具有較強耐沖擊負荷能力。
據此經多方案進行比較后認為ORBAL氧化溝工藝、A2/O工藝、SBR工藝等均具有穩定的處理效果,其中ORBAL氧化溝工藝從運行管理簡便程度及耐沖擊負荷能力方面更具優勢,且其對自動化程度依賴程度低,被確定為主選方案。
典型的奧貝爾氧化溝由三個相對獨立的同心橢圓形溝道組成,污水由外溝道進入溝內,然后依次進入中間溝道和內溝道,最后經中心島流出,至二次沉淀池。三個環形溝道相對獨立,溶解氧分別控制在0、1、2
mg/l,其中外溝道容積達50%~60%,處于低溶解氧狀態,污水在外溝道循環約150—250圈(由水力停留時間決定)才進入中溝道,主要的有機物氧化及80%的脫氮均在外溝道完成。內溝道體積約為10%~20%,維持較高的溶解氧(2mg/l),為出水把關。在各溝道橫跨安裝有不同數量轉碟曝氣機,進行供氧兼有較強的推流攪拌作用。
并具如下工藝特點:
a. 采用轉碟曝氣,混合效率較高,水流在溝內的速度最高可達0.6—
b.
污水進入氧化溝,可以得到快速的有效的混合,由于池容較大,緩沖稀釋能力強,耐高流量,高濃度的沖擊負荷能力強,對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質穩定。
c.
由于污泥齡較長,使污泥量較少并趨于好氧穩定,可不設污泥消化池,從而簡化工藝流程,管理方便。
d.
在曝氣過程中,在串聯的渠道水流中形成典型的溶解氧階梯
e.
供氧量的調節,可以通過改變轉碟的旋轉方向,轉速、浸水深度和轉碟安裝個數等多種手段來調節工藝系統的供氧能力,使池內溶解氧值保持在最佳值,使系統穩定、經濟、可靠的運行。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