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氧化溝工藝 >> 

三溝式氧化溝污泥分布不均的改善

時間:2007-01-16 來源: 作者:

3 試驗結果分析
  
側邊溝從反硝化階段過渡到硝化階段,污泥濃度有明顯的增加。這說明曝氣轉刷低速運行時推動力不足,污泥不能完全混合,溝底部有一定積泥。
  
側邊溝反硝化階段在污泥達到一定濃度后基本穩定。這說明由于溝底部存泥的調節作用,進水的稀釋作用并不明顯。?
  側邊溝和中間溝的污泥濃度相差較大,這是三溝式氧化溝配水不均勻所致。
  設側邊溝反硝化階段的污泥平均濃度為Xs,中間溝污泥的平均濃度為Xm,由于污泥產量和排泥量相對于溝間換泥量可忽略不計,則氧化溝運行穩定時,對于中間溝有如下關系:
?
  進泥量=出泥量?
?

  式中 Q——進水量?
    ?ta——反硝化階段時間?
    ?tb——硝化階段時間?
    ?tc——沉淀時間?
  由此可見,解決三溝式氧化溝污泥分布不均的根本辦法是優化氧化溝的設計,增加側邊溝反硝化階段的時間。?
  兩側邊溝污泥濃度存在一定差別。這是由于中間溝向側邊溝通水時,水流中含有的較大能量推動側邊溝中的一側混合液流動,而另一側則基本靜止,只有半邊溝參與換水,因此造成沉淀區部分區域的表面負荷過大,污泥不能得到充分沉淀,造成污泥流失,影響了出水水質。污泥流失又會導致兩側邊溝污泥不均衡而使氧化溝的運行不穩定。側邊溝若換水不均勻,還會導致污泥分布不均勻,降低了處理能力。對于有三級處理的污水處理廠,還會加重三級處理工藝的負擔。
  因中間溝水流為環形,對兩側邊溝的水流推動方向不同。在側邊溝彎道方向因受彎道阻力,影響較。欢鴮α硪粋冗厹蟿t為出水堰方向,影響較大,出水懸浮物高于前者。兩者污泥濃度相差程度與中間溝內的污泥濃度、流速和污泥形態有關。
?
  有兩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取消循環池的設計,這樣三溝式氧化溝工藝就轉變為UNITANK工藝;二是在氧化溝之間的底部連通口安裝導流柵板。導流柵板是一組平行且與水流方向有一定夾角的不銹鋼板。當混合液通過導流柵板時,受到柵板的作用而改變了水流方向,從而大大減輕了對側邊溝混合液的推動作用,進一步提高了出水效果。導流柵板有固定式和活動式兩種,可酌情選用。其中固定式如圖2所示。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三溝式氧化溝污泥分布不均的改善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