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氧化溝工藝 >> 

中國卡魯塞爾氧化溝的應用

時間:2007-01-05 來源: 作者:

1.前言: 
    Carrousel
氧化溝是1967年由荷蘭的DHV公司開發研制。它的研制目的是為滿足在較深的氧化溝溝渠中使混合液充分混合,并能維持較高的傳質效率,以克服小型氧化溝溝深較淺,混合效果差等缺陷。實踐證明該工藝具有投資省、處理效率高、可*性好、管理方便和運行維護費用低等優點。Carrousel氧化溝使用立式表曝機,曝氣機安裝在溝的一端,因此形成了*近曝氣機下游的富氧區和上游的缺氧區,有利于生物絮凝,使活性污泥易于沉降,設計有效水深4.0-4.5米,溝中的流速0.3米/秒。BOD5的去除率可達95%-99%,脫氮效率約為90%,除磷效率約為50%,如投加鐵鹽,除磷效率可達95%。[1 ]
因此基于以上特點,各地區中小規模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采取了此種工藝較多。目前我國的中山、淮南、黃巖等城市及北京順義區均采用這一工藝。
由于污水處理標準中對除磷脫氮的要求越來越嚴格,Carrousel
氧化溝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目前,研究及應用較多的包括以下兩種類型:微孔曝氣型Carrousel 2000系統、Carrousel 3000系統。[2]
    本文將主要介紹Carrousel
氧化溝的發展和在中國的應用。

2. Carrousel氧化溝的發展[2]
    2.1 微孔曝氣型Carrousel 2000系統
    微孔曝氣型Carrousel 2000系統采用微孔曝氣(供氧設備為鼓風機)。傳統
氧化溝的推流是利用轉刷、轉碟或倒傘型表曝機實現的,其設備利用率低、動力消耗大。微孔曝氣型Carrousel 2000系統則采用了水下推流的方式,即把潛水推進器葉輪產生的推動力直接作用于水體,在起推流作用的同時又可有效防止污泥的沉降。
    從水力特性來看,微孔曝氣型Carrousel 2000系統為環狀折流池型,兼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的流態。就整個
氧化溝來看,可認為氧化溝是一個完全混合曝氣池,其濃度變化系數極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進水將迅速得到稀釋,因此它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但對于氧化溝中的某一段則具有某些推流式的特征,即在曝氣器下游附近地段DO濃度較高,但隨著與曝氣器距離的不斷增加則DO濃度不斷降低(出現缺氧區)。這種構造方式使缺氧區和好氧區存在于一個構筑物內,充分利用了其水力特性,達到了高效生物脫氮的目的。
    2.2 Carrousel 3000系統
    Carrousel 3000系統是在Carrousel 2000系統前再加上一個生物選擇區。該生物選擇區是利用高有機負荷篩選菌種,抑制絲狀菌的增長,提高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其后的工藝原理同Carrousel 2000系統。
    Carrousel 3000系統的較大提高表現在:一是增加了池深,可達7.5~8m,同心圓式,池壁共用,減少了占地面積,降低造價同時提高了耐低溫能力(可達7℃);二是曝氣設備的巧妙設計,表曝機下安裝導流筒,抽吸缺氧的混合液,采用水下推進器解決流速問題;三是使用了先進的曝氣控制器QUTE(它采用一種多變量控制模式)。四是采用一體化設計,從中心開始,包括以下環狀連續工藝單元:進水井和用于回流活性污泥的分水器;分別由四部分組成的選擇池和厭氧池。這之外是有三個曝氣器和一個預反硝化池的Carrousel 2000系統。五是圓形一體化的設計使得
氧化溝不需額外的管線,即可實現回流污泥在不同工藝單元間的分配[3 ]。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中國卡魯塞爾氧化溝的應用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