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氧化溝工藝 >> 

氧化溝活性污泥膨脹原因及控制措施

時間:2007-01-05 來源: 作者:


  由于該污水廠1997年底至1998年初發生了非絲狀菌膨脹,以此期間的數據與運行穩定的1995年同期數據進行比較得到表 1,從表 1可知運行異常的1998—01 比運行良好的1995—01 溶解氧值要偏低,進水BOD5,值要高很多,SVI值大幅度增加,鏡檢發現沒有或有極少絲狀菌,上清液清澈。為預防非絲狀膨脹,冬春季一般要控制溶解氧不低于7mg/L,進水 BOD5 的質量濃度不高于 180 mg/L,且由于污泥濃度 MLSS與污泥負荷Ns成一定反比例關系,為控制污泥負荷范圍,MLSS值不能太低,應保持在 3000 mg/L左右。

1 運行正常與不正常時BOD5,DOSVI的關系

監測日期

ρBOD5)/(ms·L-1

ρDO)/(mg·L-1

SVI/(mg·g-1

1995-01-03

116

8.5

24

1998-01-03

212

5.1

145

1995-01-06

118

6.9

26

1998-01-06

151

5.2

121

1995-01-09

133

8.5

32

1998-01-09

255

5.8

162

1995-01-12

180

9.2

27

1998-01-12

196

6.3

136

1995-01-15

152

9.4

28

1998-01-15

301

4.9

134

1995-01-18

115

7.6

32

1998-01-18

190

5.8

154

1995-01-21

122

7.8

33

1998-01-21

243

4.6

147

注:表中數據采用3d的平均值。

4 運行管理采用的措施
  針對以上導致污泥膨脹的原因,運行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加強日常監控,檢測污水水質、氧化溝內溶解氧濃度、回流污泥濃度、SV和SVI,并做鏡檢等,防止異常情況發生。
  
當人流污水的 BOD5 過高,如超過180mg/L時可以將處理后的水與原水混合來降低其人流濃度。
  
控制污泥回流量,如污泥負荷過高,可適當提高MLSS值,以調整污泥負荷,一般MLSS值保持在 3000 mg/L左右。必要時還要停止進水,進行“悶曝”。
  
調節曝氣量,保證充足的溶解氧(冬春季大于7mg/L)。缺氧時應加大曝氣量,或降低進水量以減輕負荷,或適當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減少。
  
針對污泥絮體難以下沉的情況,可投加一些混凝劑如粘土、硅藻土等以助其沉降,降低污泥指數。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氧化溝活性污泥膨脹原因及控制措施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