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若干問題解答
時間:2006-12-21 來源: 作者:
19.干化包括哪些必要的工藝步驟?
污泥干化的目的在于去掉濕泥中的部分水分,以適應不同的處置要求。
干化意味著在單位時間里將一定數量的熱能傳給物料所含的濕分,這些濕分受熱后汽化,與物料分離,失去濕分的物料與汽化的濕分被分別收集起來,這就是干化的工藝過程。
從設備角度來描述這一過程,包括上料、干化、氣固分離、粉塵捕集、濕分冷凝、固體輸送和儲存等。
如果因物料的性質(粘度、含水率等)可能造成干化工藝的不穩定性的(如黏著、結塊等),則有必要采用部分干化后產品與濕物料混合的工藝(返料、干泥返混)。此時,在上料之前和固體輸送之后應相應增加輸送、儲存、分離、粉碎、篩分、提升、混合、上料等設備。
20.干化為什么要區分間接或直接加熱方式?
直接和間接加熱方式的劃分在于熱源利用的形式區別,具體來說就是直接作為介質還是間接對換熱的介質進行加熱。
干化是依靠熱量來完成的,熱量一般都是能源燃燒產生的。燃燒產生的熱量存在于煙道氣中,這部分熱量的利用形式有兩類:
(1)
直接利用:將高溫煙道氣直接引入干燥器,通過氣體與濕物料的接觸、對流進行換熱。這種做法的特點是熱量利用的效率高,但是如果被干化的物料具有污染物性質,也將帶來排放問題,因高溫煙道氣的進入是持續的,因此也造成同等流量的、與物料有過直接接觸的廢氣必須經特殊處理后排放。
(2)
間接利用:將高溫煙道氣的熱量通過熱交換器,傳給某種介質,這些介質可能是導熱油、蒸汽或者空氣。介質在一個封閉的回路中循環,與被干化的物料沒有接觸。熱量被部分利用后的煙道氣正常排放。間接利用存在一定的熱損失。
對干化工藝來說,直接或間接加熱具有不同的熱效率損失,也具有不同的環境影響,是進行項目環評和經濟性考察的重要內容。
21.干化工藝都有哪些工藝氣體體系?
工藝氣體對于采用熱對流換熱形式的工藝來說是必要的。工藝氣體的作用有三個:
1)它是熱量的攜帶者,從外部將熱量帶入干燥器,在干燥的過程中將熱量傳遞給濕物料;
2)它是濕分的攜帶者,通過工藝氣體本身的水蒸氣壓和物料表面的水蒸汽壓差,將后者的濕分分散、轉移到工藝氣體中來,并通過循環和冷凝(部分或全部),達到帶走濕分的目的。
3)工藝氣體在某些工藝中還具有一定的攪拌、混合作用。
干化工藝可以使用的工藝氣體包括空氣、氮氣、煙氣、二氧化碳氣、蒸汽等。最常見的是空氣體系,無論使用煙氣還是添加氮氣,均是有一定惰性化特征的空氣體系。僅有極少數工藝能夠采用蒸汽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界定其是否屬于工藝氣體的蒸汽體系應判斷其是否滿足以下兩點特征:攜入熱量和帶走濕分。顯然,某些工藝中基本不存在大量工藝氣體的循環,系統僅抽取相當于蒸發量的部分進行冷凝,此時仍屬于典型的熱傳導系統。
上一頁
頁碼:[<<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8 >>]
下一頁
共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