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若干問題解答
時間:2006-12-21 來源: 作者:
34.工藝熱損耗表現在哪些方面?
從工藝角度了解干化在能耗方面的特點,就是研究干化系統的干化效率。
影響干化工藝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按照工藝類型、工藝路線和工藝條件分別考察:
(1)工藝類型指介質與濕物料的換熱形式,目前所有的干化系統可以大致分為三種類型:熱對流、熱傳導和熱對流+熱傳導的混合型。熱對流系統需要工藝氣體作為攜帶熱量和攜帶濕分的載體,因此氣體量巨大,氣體的洗滌形成其熱損失的主要部分。熱傳導依靠位于閉環回路中的大量高溫介質進行熱量的輸送,熱量的給出依靠足夠的換熱表面來進行,其熱量給出是持續的,從巨大的換熱面中輸出的大量熱量無法被吸熱越來越慢的物料所接受,將形成部分蒸發氣體的過熱。這部分熱量排出系統,就形成了熱損失。
。2)工藝路線指濕物料、熱介質進入,以及干物料和濕介質離開系統時的位置和形式。干化工藝存在并流、逆流和錯流三種主要的形式,其中逆流的熱利用效率最高,但出于安全性的原因,在處理污泥這樣的高有機質超細粉末干化時,逆流基本上被放棄。在很多工藝中存在錯流,典型的如流化床,但錯流使得粉塵的產生和聚集較為嚴重,因此其工藝運行環境的惰性化較為嚴格,工藝溫度降低,加上克服阻力所需的風壓,由此導致的工藝氣量大幅度上升。
。3)工藝條件指干化環境的進出口壓力、濕度、溫度、介質流速的變化。這些條件的改變使得不同工藝有著極為不同的表現。一般來說,所應用的介質溫度越高,所使用的介質量越大,所使用的介質濕度越低,則蒸發速度越快。然而,溫度越高、介質量越大、介質濕度越低,其形成的熱損失也越大。
35.為什么說干化設備的能力和能耗是一對矛盾?
提高干化能力的辦法似乎應該很簡單:既然熱傳導靠的是熱交換表面積,既然熱對流需要大量高溫熱介質,增大換熱面積、提高換熱的介質流量和溫度豈不就解決問題了?
其實不然。任何方法都有自身的限制。提高換熱表面積,將會大大增加干燥器制造的成本,并進一步提高過剩熱量在干燥器內的聚集和流失;提高氣體的溫度是正確的,但要形成更高的溫度,意味著進一步擴大熱交換設備的投資,并提高其熱損失率;提高工藝氣體的量,將大大提高風機及其管線的負荷,有時為了克服這種負荷,在電能方面的損失之大會使這種提高效率的想法變得不切實際。
所以,干化設備的處理能力是結合物料本身的特性,按照一定的能耗損失承受范圍來設計的,盲目提高其中的某些參數,不一定能夠收到積極的效果,反而加重了能耗的支出。
上一頁
頁碼:[<<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下一頁
共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