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若干問題解答
時間:2006-12-21 來源: 作者:
4.干燥器的處理能力是固定的嗎?
干燥器的處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變化區間。其區別來自兩個方面:物料本身性質使得干燥時間延長或縮短;因最終含固率的變化而提高或降低產能。
對于污泥干化來說,由于污泥的性質決定了大多數干燥工藝必須采用干泥返混,因此,其由于物料本身性質原因而導致的干燥時間變化不大,而凡是采用干泥返混的工藝在最終含固率方面不具有伸縮性,因此,可以說其干燥器的處理能力是“固定”的。
這一點對于無干泥返混的工藝來說就不一樣了,最終含固率的改變會導致處理量方面較大的變化。
5.全干化和半干化是怎么劃分的?
所謂干化和半干化的區別在于干燥產品最終的含水率不同,這一提法是相對的,并沒有科學的定義。“全干化”指較高含固率的類型,如含固率85%以上;而半干化則主要指含固率在50-65%之間的類型。
如果說干化的目的是衛生化,則必須將污泥干燥到較高的含固率,最高可能要求達到90%以上,此時,污泥所含的水分大大低于環境溫度下的平均空氣濕度,回到環境中時會逐漸吸濕。
如果說干化的目的僅僅是減量,則會產生不同的含固率要求。將含固率20%的濕泥干化到90%或干化到60%,其減量比例分別為78%和67%,相差僅11個百分點。根據最終處置目的的不同,事實上要求不同的含固率。比如填埋,填埋場的垃圾含固率平均低于60%,要求污泥達到90%意義不大。
將污泥干燥到該處置環境下的平衡穩定濕度,即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分壓與物料表面上的水蒸氣壓達到平衡,應該是最經濟合理的要求。
6.半干化時的產能為什么高于全干化?
有些污泥干化工藝可以將濕泥處理至含固率50-65%,而這時的處理量明顯高于全干化時的處理量。其原因有兩個:
首先,對于干燥系統來說,干燥時間決定了干燥器的處理量。當物料的最終含水率較高(所謂半干化)時,蒸發相同水量的時間要少于最終含水率高的情況(所謂全干化),單位處理時間內可以有更高的處理量。
其次,污泥在不同的干燥條件下失去水分的速率是不一樣的,當含濕量高時失水速率高,相反則降低。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18 >>]
下一頁
共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