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干化場的設計理論和方法
干化場的設計,應當綜合考慮污泥類型、進泥的固體濃度、污泥的施用厚度、蒸發速率,采用的出泥方式及污泥的最終處置方式等因素,以確定對當地而言最優的設計負荷和操作方式。由于上述因素均受地域與原水水質的影響而呈現各自的特點,因此干化床的設計必須考慮地域的獨特性。目前,干化床的設計主要以經驗數據為基礎,并參考同類水廠已有的運行經驗或現場試驗所得數據。研究人員在建立干化場設計管理的數學模式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和探討,試圖對干化床處理過程中各種復雜的相關因素作出恰當的描述?偟膩碚f,現有的成果和進展是有限的。
Haseltine[7]曾經建立了最初的計算干化床污泥脫水時間的經驗公式。在收集整理不同處理廠的運行數據基礎上,得出了沙床凈負荷與進泥含固率的關系:
Z=0.057S0-0.082
式中Z——沙床的凈負荷,kg干泥/(m2.d);
S0——干化床進泥的含固率,%。
Haseltine的計算公式曾被用來確定污泥干化床的面積。它為我們建立適合國內特定地區條件的經驗公式提供了參考。
Rolan[9]為干化床的設計建立了較新的計算模式。這一由一系列公式組成的模式,可用于確定干化床的設計標準以及最佳操作方式。
對于給定的施泥過程而言,初始的污泥負荷與施泥厚度及污泥初始含固率的關系為:
IA=Di×Rs×DS(i)
式中IA——單位面積上的污泥干固體量,kg/m2;
Rs——污泥密度,kg/m3;
Di——初始施泥厚度,m;
DS(i)——初始含固率,%。
記最后清運時泥餅的厚度為Df(m),有:
Df=[Di×DS(i)]/DS(f)=IA/[Rs×DS(f)]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