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污泥干化技術 >> 

污泥干化池處理電鍍污泥處理的設計和應用

時間:2006-12-21 來源: 作者:


    3.污泥干化場設計
    3.1 設計參數
    
3.1.1 干化池四周用磚石、混凝土筑成高 0.8-1.0m ,頂寬 0.3m 圍堤。干化池泥管采用鑄鐵管或 UPVC 管,坡向干化池,管內流速大于 0.75m/s 。
    
3.1.2 干化池底設防滲層(為了防止滲出液污染地下水),用粘土(厚 0.2-0.4m ,夯實)、三和土(厚 0.15-0.3m )、混凝土(厚 0.1-0.15m )或其他防滲材料做,坡度取 0.01-0.03 。如果污泥干化池設在調節池上則無須設防滲層,因為滲出液正好回調節池。
    
3.1.3 防滲層上設排水層,以接納下滲的污水并迅速排走以達到好的干化效果。其排水層高度通常取 100cm 。其間用混凝土支墩將濾水層支撐住。
    
3.1.4 防滲層和排水層上設濾水層,一般分為三層:下層為厚 100mm 的中間有許多孔洞的混凝土濾板,中間層為 30 目的尼龍網,上層為厚 300mm 粒徑 8-12 毫米的石英砂。
    
3.1.5 每次放泥厚度 0.4-0.6m ,污泥含水率由 99 %逐漸降至 65 % -70 %。干化周期大致是春季為 10 天,夏季 4 天,秋季 7 天,冬季 8 天左右。
    
3.1.6 污泥干化池面積計算
    
采用單位干化池面積可接納污泥量或干固體量。設兩個干化池間歇使用。
    干化池面積根據理論公式公及多年工程實踐得出經驗公式: Fs= ( 0.8-1.1 ) Q ,式中 Q 為廢水量,即電鍍廢水水量為 1 m 3 /h 對應的干化池面積為 0.8-1.1m 2 。
    3.2 為了即時將干化池中的水排走,每間隔 1 米設 DN65 的導流排水管,其上開許多小孔。
    
3.3 污泥干化池上設 PVC 雨棚。
污泥干化池示意圖如下: 

   


    4 結論:
    4.1 自動化程度高,節約能源,可基本實現離人操作,污泥自動排入污泥干化池,而不需人為干預,只是將干化后的污泥運走即可
    4.2 投資省,不涉及設備保養及維修,因此也不會因為污泥處理不正常而導致整個廢水處理站運行不正常;
    4.3 與機械脫水相比,其具有運行費用低,不需加藥劑,不需再設污泥濃縮池及不需反沖洗等優點;
    4.4 采用了新式設計,在池底設了 300mm 厚的石英砂層及在干化池中加了很多導流排水管,干化效率高,而占地面積與采用機械脫水方式相差不多。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污泥干化池處理電鍍污泥處理的設計和應用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