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污泥干化技術 >> 

歐洲污泥干化技術的現狀與比較

時間:2006-12-21 來源: 作者:

  不幸的是,大多數能源均來自于某種燃料的焚燒,而焚燒是空氣的不斷供給過程,有著特定的速率,在這個速率下獲得的熱量如果無法全部利用,必然又回到大氣,形成物理上的能量損失,即所謂“燃燒效率”問題,這一損失根據燃料類型變化。

  無論直接還是間接加熱的干化,都存在同樣的燃燒效率問題。

  直接加熱方式將燃料燃燒后直接引入系統,煙氣沒有向大氣直接排掉,也沒有通過熱交換器,因此有著較高的熱效率,但是這部分煙氣連同整個系統的氣體均必須洗滌,從而有一次熱損耗。此外,不完全燃燒是一個潛在問題。問題在于,由于空氣本身的換熱性質較差,在污泥方面必須干泥返混之外,還需考慮一系列的“廢熱回收”,才能在整體熱能消耗上保持競爭力。

  間接加熱的干化無論如何要通過一個乃至多個熱交換器,這形成第一個損失。之后,洗滌氣體成為第二個損失點,因此應該考慮燃燒效率。間接加熱方式要獲得高的熱效率,必須依靠有效的熱傳導,以獲得高換熱效率。

  4.3.干化工藝的主要問題

  下面分別列舉熱對流和熱傳導在污泥干化方面分別可能存在的問題。

  4.3.1.熱對流系統

   依賴干泥返混

   粉塵含量高

   安全隱患多

   換熱效率低

   干化速度慢

   氣量高,熱損失大

   設備數量多,關鍵控制點多

   設備體積大

   停機所需的時間長

   維護復雜,特別是緊急情況后的清理繁重

   對能源要求較高

  4.3.2.熱傳導系統

   依賴干泥返混(薄層除外)

   粉塵含量高(僅流化床)

   金屬磨損(流化床和轉碟式)

   安全隱患(與金屬磨損、粉塵相關)

   工藝氣量高,熱損失大(僅流化床)

   設備數量多(薄層除外)

   動能損失大

   設備體積大(僅流化床)

   污泥粘壁降低導熱率

   維護復雜,特別是緊急情況后的清理繁重

  4.4.主要缺陷的解決方法及其問題

  減少單位時間里的物流量,取消干泥返混,可以減少設備臺數一半以上,將控制關鍵點減少到最低程度;不幸的是,對于絕大多數系統來說是不可能的;

  采用蒸汽回路避免氧氣含量所造成的安全隱患;這一方案僅能適用于間接加熱方式,在直接加熱系統中無法應用;

  提高工藝氣量(速度),以提高干化效率;這樣做的結果將造成更大的熱量損失;

  增加熱交換系統,以盡可能降低熱損失;從理論上看是非常出色的想法,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意義有限,這主要是因為其廢熱溫度較低,回收的比例也較低;

  采用更耐磨和防黏附的材料與工藝來制造設備;無論什么耐磨材料,都是有一定壽命的,何況干化工況復雜,影響其使用壽命的因素太多,如果需要特殊材料的部分太多,將失去經濟可行性;

  使用廢熱或廉價能源;廢熱包括廢熱蒸汽、煙氣、沼氣等,廉價能源包括燃煤、重油等。直接加熱方式除了采用熱交換器利用廢熱蒸汽進行一次預熱外,仍需以來其它能源,燃煤、重油等含二氧化硫的能源在高濕環境下可能形成硫酸,將損害設備,除非安裝昂貴的干法除硫設備,但這將大大降低系統所需的工藝溫度。間接加熱方式可以使用所有廢熱或廉價能源。

  4.5. 渦輪薄層是如何解決兩種換熱方式的局限性的

  渦輪薄層工藝是意大利VOMM公司研制的一種特殊干燥技術,它既采用熱傳導也采用熱對流。其有效的熱對流占換熱總量的40%左右,熱傳導占60%以上。

  這一工藝徹底取消了干泥返混,使得工藝簡潔,設備數量極少,整體可靠性提高;

  工藝采用相當于普通熱對流工藝不到一半的氣量,起到物料搬運的作用,并配合熱傳導,形成最佳的蒸發效率,干化時間僅為2.5-3分鐘,同時利用蒸汽的表面保護作用,避免污泥顆粒的過熱,進而減少了粉塵問題;

  利用高速渦輪產生的渦流形成攪拌,使得物料不但不會貼附的金屬熱壁上,相反,有著強烈的自清潔效果。

  易磨損金屬件數量和范圍極為有限,因此可以采用較好的熱處理技術提高其壽命。

  由于處理時間大大縮短,單位時間里系統內的物料極少,因此停機所需時間短,緊急停機情況下的清理量極小。

  可以采用各種廉價能源或廢熱,形成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此外,渦輪洗滌工藝可以有效解決燃煤利用中的高效脫硫問題。

  工藝可以采用全蒸汽回路,以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和節能。

  總結來看,盡管各個工藝可能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優缺點,對于客戶來說,更為需要的其實是一種工藝能夠適應其特定的經濟、技術條件,能夠在現有的條件框架內,利用最廉價的能源,以最低的成本,安全地完成干化這一任務。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歐洲污泥干化技術的現狀與比較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