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污泥干化技術 >> 

介紹幾種污泥干化技術

時間:2006-12-21 來源: 作者:

  稀污泥自濃縮池或消化池進入離心干化機,干化機內的離心機對污泥進行脫水,經機械離心脫水后的污泥呈細粉狀從離心機卸料口高速排出,高熱空氣以適當的方式引入到離心干化機的內部,遇到細粉狀的污泥并以最短的時間將其干化到含固率80%左右。干化后的污泥顆粒經氣動方式以70℃的溫度從干化機排出,并與濕廢氣一起進入旋流分離器進行分離。一部分濕廢氣進入洗滌塔,在洗滌塔中濕廢氣中的大部分水分被冷凝析出,凈化后的廢氣以40℃的溫度離開洗滌塔。
  該干化系統的特點是:流程簡單, 省去了污泥脫水機及從脫水機至干化機的存儲、輸送、運輸裝置。

3.4 間接式多盤干燥技術(珍珠工藝)
  
  其工作原理是:機械脫水后的污泥(含固率25%~30%)送入污泥緩沖料倉,然后通過污泥泵輸送至涂層機,在涂層機中再循環的干污泥顆粒與輸入的脫水污泥混合,干顆粒核的外層涂上一層濕污泥后形成顆粒,這個涂敷過程非常重要, 內核是干的(含固率>90%),外層是一層濕污泥,涂覆了濕污泥的顆粒被送入硬顆粒造粒機(多盤干燥器),被倒入造粒機上部,均勻的散在頂層圓盤上。通過與中央旋轉主軸相連的耙臂上的耙子的作用,污泥顆粒在上層圓盤上作圓周運動。污泥顆粒從造粒機的上部圓盤由重力作用直至造粒機底部圓盤,顆粒在圓盤上運動時直接和加熱表面接觸干化。污泥顆粒逐盤增大,類似于蚌中珍珠的形成過程,最終形成堅實的顆粒故也叫珍珠工藝。干燥后的顆粒溫度90℃,粒徑為1~4mm,離開干燥機后由斗式提升機向上送至分離料斗,一部分被分離出再循環回涂層機,同時剩余的顆粒進入冷卻器冷卻至40°送入顆粒儲料倉。污泥干燥過程所需的能量由熱油傳遞,溫度介于260~230℃的熱油在干燥機內中空的圓盤內循環,從干燥機排出的接近115℃的蒸汽冷凝,經熱交換器冷凝后的熱水溫度為50~60℃。
  此間接式多盤干燥器也叫造粒機,立式布置多級分布,間接加熱。
  特點:干燥和造粒過程氧氣濃度<2%,避免了著火和爆炸的危險性。顆粒呈圓形、堅實、無灰塵且顆粒均勻、具有較高的熱值可作為燃料,尾氣經冷凝、水洗后送回燃燒爐,將產生臭味的化合物徹底分解,所以其尾氣能滿足很嚴格的排放標準。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介紹幾種污泥干化技術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