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實例

時間:2007-03-19 來源: 作者:

1 前言

  在我國,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越來越多的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正在興建及待建的污水廠也日益增多。有學者曾根據日處理污水量將污水處理廠分為大、中、小三種規模:日處理量大于10m3為大型處理廠,1-10m3萬為中型污水處理廠,小于1m3的為小型污水處理廠。近年來,大型污水處理廠建設數量相對減少,而中小型污水廠則越來越多。如何搞好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特別是小型污水廠,是近幾年許多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比較關注的問題。

  不同規模的處理廠的設計原則基本相同,主要是以節省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的為主要目的,而實現的具體措施則有所不同。本文研究的是小型污水處理廠在設計中需注意的問題。與前面不同的是,本文的小型污水廠指的是日處理規模在3000-20000m3之間。筆者認為,這種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在工藝方案選擇、設備選型、總平面布置方面也存在值得總結和注意的原則和特點。

2 工藝方案確定

2.1方案比較

  無論何種規模的處理廠,在確定污水處理工藝時,除了保證處理效果這一基本條件外,主要目的是降低基建投資,節省日常的運行費用,以求在保證達標排放的前提下,使經營成本最小。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小型污水廠處理廠往往具有這樣的特點:

1)由于負擔的排水面積小,污水量較小,一天內水量水質變化較大,頻率較高;
 。2)一般在城鎮小區或企業內修建,由于所在地區一般不大,而且廠外污水輸送管道也不會太長。所以,其占地往往受到限制,處理單元應當盡量布置緊湊。
  (3)一般要求自動化程度較高,以減少工作人員配置,降低經營成本。
 。4)污水廠往往位于小區或工業企業內,平面布置可能會受實際情況限制,有時可能靠近居民區或地面起伏不平等,平面布置應因地置宜,變蔽為利。
  (5)由于規模較小,一般不設污泥消化,應采用低負荷,延時曝氣工藝,盡量減少污泥量同時使污泥部分好氧穩定。
  鑒于以上的特點,對于小型城市污水廠,SBR法及氧化溝法為首先考慮的工藝方案。這兩種工藝都具有以下優點:
 。1)都屬完全混合型,具有較高的耐沖擊負荷的能力;
  (2)一般不設初沉池,工藝簡化,節省占地;
 。3)一般采用低負荷延時曝氣方式運行,處理效果好,污泥好氧穩定,同時可減少污泥產量(如果污泥出路可靠,也可適當提高負荷);
  氧化溝目前常用的有卡魯塞爾氧化溝、奧貝爾氧化溝、三溝及雙溝等交替式氧化溝等幾種形式,其中以前兩種更為常用。氧化溝的共同特點是污水在循環水池中流動,曝氣方式主要采用表曝方式(近年來,也有鼓風曝氣方式的氧化溝,也被稱作氧化溝池型的普曝,結合了氧化溝及微孔曝氣的優點)。SBR工藝包括傳統SBR法、ICEAS工藝、DAT-IAT工藝、CAST工藝、UNITANK工藝等不同方法。從嚴格意義上講,交替式運行的氧化溝實際上也是SBR工藝的一種。
  SBR法與氧化溝相比又具有以下優點:
  (1SBR工藝省去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房,使布置更加緊湊;
 。2)氧化溝的曝氣設表曝機在運行時,濺起水花較大,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某些特殊情況下,對污水廠有很高的環保要求,反應池上部需要加蓋或增設上部建筑,以隔絕臭氣,這樣則會影響表曝的曝氣效率。

3)由于SBR池是間歇運行,很較強的調節能力,對于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情況,也不需要高調節池(實際上,SBR池本身就有調節池的作用)。
 。4)在北方嚴寒地區,冬季室外氣溫較低,氧化溝的表曝曝氣方式也不適宜。
 。5SBR池池深也不受限制,必要時可適當加深。
  綜合上述各種因素,在小型污水處理廠設計中,SBR工藝比氧化溝更廣泛的被采用。

工藝名稱

反應池分格

進水方式

是否回流

適用規模

工程實例

傳統SBR

單池,不分格

間歇交替進水

小型

全國幾百座小型污水廠

ICEAS

有中格墻分成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

連續進水

需要回流

大、中型

昆明第三污水廠

DAT-IAT

中隔墻分為DAT池及IAT

連續進水

回流比200-300%

大、中型

天津開發區污水廠

撫順三寶屯污水廠

CAST

分為選擇區和主反應區

間歇交替進水

回流比20-35%

中、小型

鎮江新區污水廠

UNITANK

用隔墻分為三池

間歇交替進水

中、小型

上海石洞口污水處理廠

小型污水處理廠主要的要求是操作簡單,布置緊湊,從上表比較而言,不需回流或回流很少的傳統SBRCAST工藝成為設計的首選,而大型污水處理廠則要求連續進水,否則進水管線及閥門的設計流量將成倍增加。從國內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來看,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如撫順三寶屯污水處理廠(25萬噸/日)、天津開發區污水處理廠(10萬噸/日)、昆明第三污水廠(15萬噸/日)、昆明第四污水廠采用的都是DAT-IAT工藝或ICEAS等連續進水的處理工藝。相反,小型污水處理廠則壓倒多數的采用傳統SBR工藝,近年采用CAST工藝的也逐漸增多。對于UNITANK及近來興起的類似的MSBRModified SBR)工藝,目前應用還不多,但不久很可能成為小型污水處理廠的熱門工藝。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