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藝簡介

時間:2007-03-19 來源: 作者:

        污泥處理包括濃縮脫水和干化兩部分。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通常包括初沉池的生污泥和二沉池的剩余泥。某 污水處理廠的 污泥濃縮脫水方式為:剩余污泥在重力濃縮后與未進行濃縮的初沉污泥在貯泥池中混合后再脫水( 為防止在貯泥池中發生磷的二次釋放,在池中設有粗孔曝氣管對污泥進行曝氣)。經混合后污泥由螺桿泵提升至離心脫水機進行脫水。 脫水后污泥的含水率為 75% 72%( 設計取值 74%) 。 脫水后的污泥有兩種出路:一是在干化處理期間,直接由泵提升至濕料倉進行干化處理;二是在非干化期間脫水后的污泥由螺旋輸送機直接輸送至污泥車,然后外運至垃圾填埋廠處理。

     
目前污泥干化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采用低溫冷風干化;另一類是利用熱爐進行干化。前者主要適用于氣候干燥的地區,其特點是干化設備較少,能量消耗主要為電能,運行費用相對較低,但占地大,易受周圍環境氣溫及濕度的影響,工作環境相對較差;后者適用范圍較廣,可用于各類物料的干化,不受地區和氣候的影響,自動化程度較高,運行穩定可靠,能量消耗主要為電能及熱能,運行費用相對較高。目前污泥熱爐干化工藝有轉筒干化工藝、污泥珍珠工藝、流化床干化工藝、渦輪薄層干化工藝及離心脫水一體干化工藝等。由于一體化離心脫水干化工藝處理量較小且其干化后污泥含水率較高(大于 15% 20% ),耗電較高,市場使用量少,不宜采用。

      
其中污泥珍珠工藝是比利時的西格斯環保技術集團開發的污泥硬顆粒技術,該工藝為間接接觸臺階式干化工藝。其干化設備在歐州和北美廣泛得到利用。其中西班牙的巴塞羅納污泥干化廠安裝的污泥干化設備為世界最大的間接干化污泥設備,蒸發能力為 4 × 5000kgH 2 O/h ,美國的巴爾的摩污泥處理干化裝置的蒸發能力為 3 × 6000kgH 2 O/h 。

      
工藝過程:從污水處理廠輸送來的經機械脫水后的污泥(含固率 20% 30% )通過污泥泵或螺旋輸送機輸送至涂層機。在涂層機中,再循環的干污泥顆粒與進料的脫水污泥混合,涂覆了濕污泥的顆粒被送入西格斯污泥硬顆粒造粒機。西格斯污泥硬顆粒造粒機是間接、立式多級圓盤干化機。有中空的圓盤排列在圓柱形的殼中。圓盤由閉式熱油 (230 ) 循環系統加熱。涂覆后的污泥顆粒被倒入造粒機上部的錐形分配器中,均勻地散在頂層圓盤上。污泥顆粒由與中心轉軸相連的臂耙在上層圓盤上緩慢運動。顆粒被掃到圓盤的外沿,散落到第二層圓盤上。連續轉動的耙臂將污泥顆粒從外沿逐漸掃到中心區域,散落到第三層。就這樣,污泥顆粒從上一層圓盤運送到下一層圓盤,避免了粉塵的形成,直到造粒機底層圓盤。污泥干化過程中水分蒸發所需的能量來自于熱油流經干化器內中空圓盤的傳導熱。熱油由熱油加熱器燃燒天然氣加熱。干化污泥顆粒由造粒機底部排出再由斗式提升機送入分離漏斗。一部分分離后循環進入涂層機,其余部分經冷卻器冷卻后進入儲料倉。干化顆粒經振動空氣流化床系統冷卻,流化床層保證了均質顆粒(含水率 <10% ,粒徑 1 5mm )冷卻至 40 °以下。流化床出口處的有輕微氣味的熱空氣經布袋除塵器除塵后,送入生物除臭器處理,達到大氣排放標準后排入大氣中。然后,顆粒被送入最終儲料倉或裝袋。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藝簡介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