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及運行

時間:2007-03-19 來源: 作者:


1.3 污水處理廠平面設計
  污水處理廠分二期建設,總用地0.72 hm2,設計時考慮遠、近期結合,占地面積盡可能小。其平面規劃按規范進行,綠化率為47%,環形道路,污水與污泥處理兼顧,常規分析化驗儀器完備(見圖3)。

2 污水處理廠的調試運行

2.1 污水處理廠調試
  設備安裝完工后,按單體調試、局部聯合調試和系統聯合試運轉三個步驟進行。聯調的主要工作包括按圖紙檢查各構筑物的施工質量;各機械設備、儀表、閥件是否滿足設計或污水處理廠生產工藝要求;各處理單元及連接管段流量的匹配情況;自動控制系統是否靈敏可靠;檢查設備有無異常震動和噪音;對調試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系統工作正常后進入污泥培養、馴化階段。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培養采用接種培養法,具體是在CASS池中加入其他污水處理廠濃縮脫水后的污泥,悶曝24 h,以后每天排出部分上清液并加入新的污水,逐步加大負荷,此階段不排泥。培養期間通過鏡檢觀察CASS池中微生物相的變化,同時進行進、出水水質及活性污泥性能指標的測定(包括COD、BOD5pH、DO、SV、MLSSSVI)。隨著培養時間的增加,觀測到污泥中有大量活躍的原生動物(如鐘蟲)和少量的后生動物(如輪蟲),此時SVI80100SV18%20%,MLSS1 2001 800mg/L,表明活性污泥培養基本成功。此階段完成后,即進入污水廠全面試運行階段。
2.2
污水廠試運行
  污水廠試運行是指在滿負荷進水條件下,摸索、優化運行控制參數,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為今后長期穩定運行奠定基礎。此階段大致包括潷水器控制參數的確定,CASS池運行周期及每個周期內曝氣、沉淀、排水、時延時間的分配,污泥脫水過程中混凝劑的投加量等,并以控制系統為核心全面檢驗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穩定性及處理效果。
2.2.1
潷水器控制參數的確定
  潷水器的特點是程序工作制,它可依據進、出水水質變化來調整工作程序,保證出水效果。調試工作主要是根據進、出水水質來探索潷水器的排水時間、最佳下降速度與潷水速度的分配以及排水結束后潷水器的上升時間(時延階段)等。潷水器開始工作時,首先由原始位置下降到水面上,然后隨水面緩慢下降,下降過程為:下降10 s,停止30 s,再下降10 s,停止30 s……直至設計排水最低水位。潷水器上升過程是由低水位連續升至最高位置(即原始位置),上升時間通過調試摸索確定,并設計有限位開關,保證潷水器在安全行程內工作。
2.2.2 CASS
池運行周期的確定
  根據實驗室小試結果,原設計的CASS池運行周期是4 h,其中曝氣2 h,沉淀1 h,排水1 h。調試過程中發現原水濃度比設計參數偏低,有必要根據實際廢水情況來確定運行周期,根據進、出水水質指標調整周期中各階段時間的分配。實際運行周期仍為4 h,其中曝氣1.5 h,沉淀1 h,排水1 h,時延0.5 h,這樣在保證出水水質的情況下節省了能耗。
2.2.3
運行結果
  從每天監測的水質情況看,CASS工藝經過上述各階段的調試和試運行,取得了良好效果。運行能耗合計0.27 /(m3·d),實際運行進、出水水質如表3所示。

3 運行進、出水水質

項目

COD(mg/L)

BOD5(mg/L)

pH

進水

7080

3035

6.87.5

出水

20

7

6.87.5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循環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及運行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