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英國的海洋研究專家近日在此間表示,目前全球變暖趨勢正導致海水酸度不斷增加,如果不加以制止,將會日益破壞整個海洋的生態系統。
英國權威海洋研究所——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杰尼近日在廣州發表研究成果稱,在全球工業化的200年里,約有超過6500億噸的由礦物燃燒、水泥制作而釋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海水變熱趨勢明顯,現在海洋的pH值(酸度值)已經下降了0.1個單位。
他警告說,如果海水酸度不斷增加,珊瑚、貝殼類以及骨骼含鈣的海洋生物會因鈣代謝失常而生長緩慢,數量減少,以這些海洋生物為食的魚類也會隨之減少或滅絕。因此,海洋酸化將會破壞整個海洋的生態系統。
杰尼說,如果我們什么也不做,天氣變化每年將耗費全球GDP的20%,如果要將耗費減少到1%,這要求全球減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教授張喬民也表示,海水的酸化不像污染一樣顯而易見,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這種酸化理論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重視。目前,南海海洋研究所已開始著手測量沿大陸海域的酸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