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了解全球變暖對青藏高原環境影響等一系列問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等19人組成的考察組,日前對珠峰東絨布冰川、那曲蓬措冰川等進行了現場考察。正在西藏調研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專門抽出時間會見了這些專家。
全球變暖使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暫時變好,但長期而言,將帶來負面影響
“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青藏高原變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說,冰川、凍土的融化將給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帶來正負兩個方面的影響。
據孫鴻烈院士介紹,此次科考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盡量減緩全球變暖對青藏高原負面影響的問題。他說:“我們沒法改變氣候的變化,但我們力爭能夠為當地的發展提出科學的建議。”
孫鴻烈院士說,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冰川、凍土的融化給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帶來的正面影響是,暫時的生態環境變好;但長期來看,也將帶來負面影響,如冰川迅速消融帶來的大量雪水有可能導致下游一些湖泊潰決,湖泊周圍的牧草被淹沒。他們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如何加強湖泊潰決的預警系統,將有潛在威脅的湖泊提前調查清楚。
“凍土融化也將帶來系列問題,如沼澤草地下永久性凍土融化后,水位下降,可能導致草場退化。”孫鴻烈院士進一步說。
據了解,作為西藏自治區發展咨詢委員會成員的中國科學院專家組,自2000年起,已對西藏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進行了6次咨詢,今后還將長期致力于此方面的考察研究。
中國注重破解全球變暖給青藏高原發展帶來的問題
“應對全球變暖引起的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我們急需科學的數據分析與合理的建議。”熱地8月5日晚間在拉薩會見剛剛結束考察的科學家時說。他希望專家們結合青藏高原發展的實際,繼續發揮好參謀和智囊作用。
近年來,由于全球變暖,處于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雪線上移,導致一些湖泊水量增加、牧民草場被淹等生態問題接連出現。為此,中科院多次組織大型科考團對青藏高原冰川、大氣變化等進行專題考察研究。另外,有關青藏高原研究的諸多科研項目,還被列入國家973計劃。
熱地說,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全球變暖對青藏高原環境影響的問題。包括中科院專家組在內的西藏自治區發展咨詢委員會成立3年來,已形成幾十份高質量的咨詢報告。目前,西藏自治區處于歷史上發展和穩定的最好時期,希望專家們進一步結合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破解全球變暖給青藏高原發展帶來的種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