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 | 水務大會 | 中國水協 | 新聞 | 專題 | 企業之窗 | 求職招聘 | 會展 | 招標信息 | 行業分析
·學術 | 學術論壇 | 行業手冊 | 專家 | 書籍 | 行業圖紙 | 論文下載 | 軟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資料搜索 | 業內辯論 | 點評 | 留言 | 在線投稿 | 網站服務 | 會員 | 友情鏈接 | English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事件專題 >> 透視全球氣候變暖 >> 百家評說 >> 
 
“硬指標”叩問執行力
時間:2007-08-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芳、叢峰
 
 

——2007年上半年節能減排行動透視  

    節能減排實行一票否決制、加征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關稅、調高高耗能企業電價……面對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式,2007年上半年,國家有關部門實施了一系列嚴厲的整治行動。  

    人們關注著:節能減排,碧水藍天,究竟需要多少硬約束才能撬動各級部門的執行力?  

    調控風暴掀起節能減排沖擊波  

    2007年的節能減排風暴,比以往來得更猛烈些。  

    按照十一五規劃綱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然而,2006年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  

    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今年是關鍵。溫家寶總理最近鄭重提出,要把節能減排作為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重點,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各級政府要下大力氣、下真功夫,履行政府向人民的莊嚴承諾。  

    今年以來,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和采取了一系列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的措施及相關行動:加快淘汰電力、鋼鐵等八大行業的落后生產能力,今年實現節能315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硫40萬噸,減排COD62萬噸;要求各地清理自行出臺的發展高耗能產業的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8部委聯合開展全國性清理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專項大檢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節能減排風暴在各地相繼刮起:  

    河南省提出到2007年底,縣縣建有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的目標。  

    山西省對400多家高耗能企業執行高電價,從原來的每千瓦時0.05元調高到0.20元。  

    成都市關停了擁有20萬千瓦級火電機組的華能成都電廠,為城市每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9萬噸,煙塵8000噸。  

    上海市淘汰600種落后工藝,對重點用能大戶實行能源審計,開展千家企業能耗對標管理……  

    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團赴一些省份采訪時發現,各地、各行業已不斷向高能耗、高污染宣戰,如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實施節能工程,實行區域限批,加強環保監督檢查等。據統計,僅山東省省、市兩級上半年就拒批不符合準入條件的此類項目186個。  

    新一輪投資擴張再亮警示信號  

    然而,人們注意到,在國家出臺的一道道調控金牌令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投資擴張依然未得到有效遏止。  

    來自發展改革委的有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投資增速達到25.9%,高于去年全年的24%。投資增長依然主要來自于高耗能的第一產業,尤其是重化工業。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主要耗能產品的產量增速明顯加快,是由于在當前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和資金等要素支撐條件較好的情況下,一些地方比項目、擴產能的意圖較為強烈。

  據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家禁止對高耗能企業實行優惠電價的政策在一些地方貫徹落實得不好。有14個省份以實行發供電聯動、協議供電、大用戶用電直供等名義自行出臺了對高耗能企業的優惠電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減排工作檢查中,一些工業園區成了環保重災區。國家環保專項行動督查組日前在對安徽省合肥、蚌埠等5市進行檢查時,就發現了23家企業超標排污,其中包括合肥海爾、合肥日立等一批知名企業。  

    在這些地方的工業園區里,企業環評多數項目由開發區管委會自行審批,屬于典型的越權審批。企業沒有按照三同時的要求建設治污設施,長期違法生產,污水的PH值嚴重超標;有的長期不征收排污費,環境管理處于真空狀態。  

    各地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投資繼續高速增長的勢頭,給當前的節能減排工作亮起了紅燈。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周大地表示:去年設定的節能減排目標沒有實現,今年前五個月仍沒有出現重大變化,節能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節能減排為何難以傷筋動骨  

    4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節能減排的嚴峻形勢時,連續用了六個總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到位、責任不明確、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實、協調不得力。  

    這六個深刻地概括了當前一些地方在執行節能減排任務時存在的頑癥。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節能減排工作在許多地方仍停留于小打小鬧,遠遠沒有達到國家和群眾所期望的傷筋動骨的地步。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一些地方,為了局部利益甚至產生出一些對抗國家相關政令的六大怪相  

    ——紙上談兵。對于國家有關文件和要求,停留在傳達、通知的規劃層面,匯報上半年節能減排的效果多為含糊表述。  

    ——抓小放大。今天關停一個小水泥廠,明天清理兩個鍋爐,對那些耗能和污染大戶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耍弄礙眼法。遇到各級部門的清理檢查,就把前幾年關停的小水泥廠、小電廠、小鋼鐵廠拿出來重說一遍,故意模糊時間概念。 

    ——大搞拖延術。對于必須關停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能拖一天是一天,早晚都要關的,晚點關;限期可長可短的,設限長一點。  

    ——害怕啃骨頭。對于一些級別高、效益好、背景深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采取遇到石頭繞路走的策略。  

    ——頂風上馬。一些偏遠地區,對中央早就要求應當取消的地方優惠政策,仍然不予取締,繼續支持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展。  

    記者采訪一些地方領導時,談到節能減排的措施和效果,他們舉出的數據大多截止到2006年底。當記者問到今年上半年的情況時,他們往往顧左右而言他。  

    GDP看得見、摸得著,而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等,則需要較長時期才會顯露出來。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葉如棠深感憂慮。他認為,之所以產生如此多的怪現象,就是因為一些地方政府執行力不到位,而執行力不到位,緣于利益約束不到位。 

    執行力到位才能換來碧水藍天  

    經過幾輪宏觀調控,我們不能再簡單地停留在口頭貫徹調控措施上,而是要建立起保證經濟長期平穩發展的內生機制。要撬動地方政府的執行力,還需要更多的硬約束和辦法。中華環保世紀行執委會主任何嘉平說。  

    一些經濟學者分析,長期以來,國家對資源實行低價政策,這意味著誰多消耗資源誰就多分享經濟利益。扭曲的價格信號對企業產生逆導向,使經濟增長中的很多突出矛盾難以解決。因而用市場力量倒逼企業節能減排顯得至關重要,提高資源稅是一種必然趨勢。  

    據了解,為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國家將在下半年采取以下三大措施:建立健全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暫停環評審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綜合運用價格、收費、財政等政策,使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承擔起應當支付的環境成本和資源成本;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硬約束如何硬起來?全國人大環資委專家建議,應健全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完善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制度換約束;加強信息披露力度,定期向社會公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引入第三方評估,以透明換監督;三是對未完成節能減排指標的地方、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必須處罰到位。如區域限批”“加大處罰力度”“限制提拔等,以責任換執行。  

    節能減排不僅是十一五規劃的約束性指標,更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專家認為,完成硬指標關鍵看地方執行者的硬招數,不動真格的換不來藍天碧水。  

    特稿:節能減排再出令牌脈絡日漸明晰  

    《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的出臺,是一系列重大政策方針的延伸與細化,在操作層面將更見實效。  

    613日,也就是2007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的第四天,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指出節能減排形勢嚴峻是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六大突出問題之一,而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更是被提升為當前的工作重點之一。  

    6月初,《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出臺,明確了2010年中國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并出臺了八個方面的措施大力促進節能。在這份文件中,無論是對節能減排的執行力度,還是對節能減排的資金投入,中央決策層強化節能減排工作的決心與意志都表露無遺。  

    新華視點:節能照明--必須面對的選擇  

    新華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李亞彪、江國成)自從告別火光照明以來,電燈已然與人類密不可分。在我國,照明用電量約占全社會總用電量的12%。  

    今天的電燈同它剛剛誕生時一樣,再次成為熱點:中央提出要下最大決心、花最大氣力抓好節約能源資源工作,兩個最大彰顯中央節能減排的決心,而推廣高效節電照明系統,正成為十一五中國十大節能重點工程之一。  

    特稿:節能減排行業協會凸顯第三方優勢  

    在全市的節能減排工作中,上海各個行業協會在宣傳發動、技術創新、自律規范等各方面都展開了積極行動:既為企業做好技術服務,解決企業困難;又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取得實效,其獨特的第三方優勢日益凸現。

節能減排從我做起:一個普通百姓的"碳排放清單"  

    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排放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對碳排放的控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的重要事務。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2000年~200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3.2%,大幅超過1990年~1999年年均1.1%的增長率,經濟增長、人口增加以及制造業規模的擴大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我國已通過制定節能減排措施積極參與全球控制碳排放。其實,控制碳排放不僅是國家大事,也與每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業內交流
更多關于 “硬指標”叩問執行力 的資料
 

熱點專題

2018水世界企業高級會員

第十二屆中國城鎮水務大
最新更新論文
最新圖紙更新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氧
·絮凝沉淀池圖紙
·臭氧消毒制備間及接觸
·氣浮機圖紙
·造紙廢水全套圖紙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承辦: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權所有 京ICP備06062082號-1 京公海網安備110108001947號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附樓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導航 - 投稿 -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