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所帶來的益處,但是冷靜下來想想,難道發展生物燃料真的就是靈丹妙藥,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了嗎?環球能源網認為,對待生物能源的發展,我們應三思而后行。
首先,發展生物燃料到底能對如今的能源供應格局造成多大的改觀?我們拿美國來做個例子,該國目前玉米制乙醇的產量占到其全國全年能源消費量的1%,并且美國人自己生產的乙醇燃料不全用在國內,還有一定量的出口,此外即便是將全美所有的糧食都用來生產乙醇燃料,那也只能將1%變為6%,這一份額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更何況,美國人不可能將所有的玉米都來生產生物燃料,這樣做無異于“滿了油箱,餓了肚皮”,更何況,我們的油箱是否能被裝滿,還是個問題。而根據環球能源網的研究表明,全球如果將生物燃料的產能最大化,也只能滿足全球5%-10%的運輸燃料需求。因此從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發展生物燃料并不能替代石油,連部分替代的可能性也不大。
第二,發展生物燃料必定會帶動農業的發展,農民會生產那些用于生產生物燃料所必須的糧作物原材料,問題也就出在這里,因為缺乏政府的有力管理,農名會囤積市場急需的糧食作物,這樣,反而會早場生物燃料原材料供應的緊張局面,時間一場,必定會抬高糧食價格,到時候,全球的商品市場價格都會因為高糧價而彪升,顯然這種局面的產生對于全球經濟的發展絕對是個壞消息。
第三,發展生物燃料對于環境的影響其實并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環保。我們拿普通汽油和燃料乙醇來做比較,盡管后者在使用過程中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幾乎接近零,但是在種植生產生物燃料的糧農作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根據環球能源網的研究,二氧化氮所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數百倍,如此算來,燃燒燃料乙醇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并不比燃燒普通汽油燃料來的少,甚至可以用有過之而無不及來形容。
環球能源網認為,生物燃料充其量只能是在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前的一種過渡能源,盡管生物燃料的絕對量呈每年遞增的趨勢,而生產生物燃料的工藝和技術也在革新,但這對于解決整個能源市場供應危機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