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通過技術攻關,研究適合于賓館、酒店、學校等各類建筑的地源熱泵供熱制冷技術;探索賓館酒店業供熱、供冷替代方案,對熱泵系統進行優化匹配;通過技術推廣應用,建立包括熱泵供暖、制冷空調、供生活熱水于一體的綜合利用示范點,通過示范工程使熱泵供熱制冷技術在廣東地區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
結合南方地區特有的氣候特征,地源熱泵除了用于建筑物的空調外,特別適合于賓館酒店的熱水供給。廣東地區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全年平均氣溫在23℃左右,是我國三大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商業繁榮,流動人員多,各種商業建筑、賓館酒店林立,位于全國前茅,因此,給地源熱泵的推廣應用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廣東地區的電力負荷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2003年7、8月份的用電負荷比2002年同期高出近20%,而用電負荷的1/3則來自空調用電。目前廣州市每百戶擁有空調數量已超過160臺,空調耗電量明顯高于其它城市,且有日益增長的趨勢。目前,廣東地區民用住宅等建筑的空調和生活熱水多采用的是“戶式風冷空調+熱水器(燃氣、電)”。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傳統的模式無疑會大大增加廣東地區的用電負荷,導致電力緊張。為此,廣東地區有必要開展建筑以及相關設備節能方面的工作。
因此,在廣東地區應用地源熱泵技術具有很好的前景。對于一般的民用住宅、學校、醫院等建筑,利用該技術替代傳統的“戶式風冷空調+熱水器(燃氣、電)”模式,可以節約用電20%,可以緩解廣州地區用電緊張的壓力;對于賓館酒店等建筑,利用該技術替代“制冷機+燃油鍋爐”,可以節能40%,每月可以減少向大氣排放5000噸的CO2氣體、60噸的SO2氣體,這對于改善整個地區的城市大氣環境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地源熱泵主要技術性能及指標:
本地源熱泵項目在技術上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
(1)地源熱泵系統在提供賓館酒店所需的生活熱水的同時,可產生空調用的冷凍水,其耗電與產生同樣制冷量的制冷機組相當,無需增加用戶的電力負荷,因此,完全節省為提供生活熱水所需的燃油量,節約大量運行費用,經濟效益顯著;
(2)地源熱泵系統產生的熱量來自于地源能和建筑物室內排放的廢熱能,而這部分廢熱能主要來源于太陽能和建筑物內設備與人體排放的熱量,因此,地源熱泵系統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3)地源熱泵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無有害物質排放,同時由于減少了油的燃燒向環境排放的熱量和制冷系統向環境排放的熱量,因此,可降低建筑物對環境熱污染造成的熱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