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藻給太湖亮紅燈 專家建議:跳出怪圈共同治理

時間:2007-06-1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趙永平

跳出“越治越污”怪圈,太湖期待共同治理

有關人士指出,太湖污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直接導致藍藻的瘋長。因此,這次太湖藍藻大規模暴發,除了天氣原因,水體污染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追溯太湖污染治理的歷史,時間可謂久矣,但太湖水質卻每況愈下。

上世紀90年代提出“2000年太湖水變清”目標,當時估算每年進入河道和湖泊的工業廢水只有5.4億立方米,生活污水的年排放量也只有3.2億立方米左右。而到了2000年,排放的污水量卻增加了5倍:監測數據顯示,當年太湖流域點源污水排放量53.3億立方米!

太湖,我國第三大淡水湖,面積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蘇錫常、杭嘉湖地區最重要的水源。打開地圖會發現,如果把太湖流域視為人體的話,太湖就是上海和蘇錫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臟”?v橫交錯的河網,就是維系該地區生存和發展的各類“血管”。

 既然如此,治理太湖不是一省一市的事情,環湖城市必須攜起手來!

“我們的態度是從自身做起,帶頭治理太湖!睙o錫市有關人士表示。他同時大聲疾呼:“太湖涉及蘇浙滬兩省一市13個縣市,沿湖城市都要積極治污,共同保護太湖!”

“一定要樹立一盤棋的觀念!眳^域問題專家、華東師范大學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長樂認為,目前已經有了一些現成的機制和載體,比如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關鍵是如何增強其權威性,使其充分發揮管理、協調、監督的職能。同時,在上下游之間、城鄉之間、不同功能區之間,應當建立一種利益補償機制。

“不要總等到發生危機才想到共同治污,這樣往往會很被動,經濟損失不說,還可能引起公眾恐慌,影響經濟和社會的正常運行!毙扉L樂說。(汪曉東

1.9億立方米長江清水調入太湖

為應對太湖藍藻暴發,根據水利部指示,5月30日太湖流域管理局最大限度地加大“引江濟太”調度水量,長江引水量已從160立方米/秒增加到220立方米/秒,入太湖水量已從100立方米/秒增加到150立方米/秒。同時,嚴格控制環湖口門運行,適時減少太浦閘泄量。

目前,已調引長江清水3.67億立方米,入湖1.9億立方米。通過“引江濟太”,太湖水量得到了有效補給,望虞河主要水質指標由劣V類改善為Ⅱ—Ⅲ類。直接受水的太湖貢湖水域水質明顯好轉,承擔著無錫市20%居民供水的錫東水廠水質穩定。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藍藻給太湖亮紅燈 專家建議:跳出怪圈共同治理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