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太湖藍藻危機投放螺螄

時間:2007-06-06 來源: 作者:

太湖流域近日暴發的藍藻危機導致水質嚴重惡化。就在品蟹腳步越來越近的當下,上海市民也開始對目前太湖大閘蟹的生存環境表示憂慮,今年太湖大閘蟹能否逃此一劫?水產專家表示,大閘蟹養殖區與藍藻暴發區不在同一區域。記者昨天同時從太湖管委會了解到,政府已采取措施保護大閘蟹養殖區水域的水質。

  大閘蟹養殖區在東太湖

  大閘蟹養殖區域不在藍藻爆發區。上海水產大學蟹類專家王武教授表示。據王教授介紹,太湖從地理位置上分為東太湖、西太湖,西山島以西、以北一帶為西太湖,以東、以南一帶為東太湖。大規模藍藻現象主要出現在位于西太湖的梅梁湖等湖灣;而太湖大閘蟹養殖區域位于東太湖。

  為何東太湖養蟹,而西太湖沒有蟹?王武教授告訴記者,區別在于水草的多少。西太湖位于上游,水位較深,足有三米,且污泥少,由于深處水草缺少陽光

,所以幾乎沒有水草,而水草正是阻止藍藻的重要高等植物;東太湖位于下游,水位僅有一米,水草覆蓋率達到60%以上,通過水草脫氮脫磷,從而達到水質凈化,具有養殖大閘蟹的天然地理優勢。

  投放千萬尾大白鰱保護水質
 
  由于長江通過望虞河流入東太湖,東太湖的水域流動性較強,盡管與爆發藍藻的西太湖距離較遠,但這一危機同時引起了蘇州市委的重視。

  昨天上午,蘇州市委市政府召開了應急機制會議。記者從太湖管委會了解到,瀕臨東太湖的蘇州也開始加強水安全保護,各部門時刻對水質進行監測。太湖管委會為保證太湖蟹的生存水域安全,大量投入了螺螄和水草,每畝水域水草達到70%覆蓋,投放螺螄1000斤,是去年的2倍。同時,為了更好吸附氮和磷,管委會還花費400萬元成本大面積投放大白鰱,100萬斤大白鰱約有1000萬尾,比去年多了20萬斤的投放量。

  太湖蟹目前長勢不錯

  據了解,太湖是陽澄湖面積的20多倍,蟹的年產量達2萬噸,每年有75%的量向上海提供。太湖蟹是所有湖蟹中上市最晚的一波,且上市時間最長,前前后后有100天,一直到明年年初,而其他蟹只有30—50天。太湖蟹的上市最佳期一般在十月下旬,此時上海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

  今年蟹的長勢非常好。太湖管委會副主任吳林坤告訴記者。由于氣溫高,水草長勢很快,去年12月下的蟹苗現在一斤大概有7個-8個,而去年一斤有15個-20個,預計太湖大閘蟹的平均重量也能從每只3.5兩提高到每只4兩。如今年沒有達到去年39天的高溫天氣,第一波蟹的捕撈時間可能會提前到920日左右,比去年早了半個多月。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應對太湖藍藻危機投放螺螄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