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從5月29日開始,受太湖藍藻爆發影響,江蘇省無錫市大批城區居民家中自來水水質驟然惡化,氣味難聞,無法正常飲用,超市中純凈水被搶購一空。
從今年“五一”長假期間開始,太湖湖邊某些地段就已經散發出臭味。連續高溫高熱,導致太湖藍藻在短期內急劇爆發,令水源水質迅速惡化,最終影響了居民用水。
無錫市城區供水來自牽龍口水廠和南泉水廠兩個取水口。今年5月7日,太湖藍藻第一次大爆發后,無錫市自來水公司就已經停用了牽龍口水廠的水源,僅以南泉水廠為主要水源。而從28日晚開始,南泉水廠水源也受到藍藻爆發的破壞。
藍藻是一種原始而古老的藻類原核生物,常于夏季大量繁殖,腐敗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太湖廣闊湖區周邊的凹槽水灣,水體流動性差且富營養化,為藍藻多發地帶。無錫市城區水源地梅梁湖,正屬于這類區域。根據資料,在往年,太湖藍藻一般會在5月底6月初爆發,而今年從4月25日起,太湖的梅梁灣就出現了大規模的藍藻,比去年提前了近一個月。
梅梁湖每年都爆發藍藻,但是一直沒有影響水源,今年之所以情況特別嚴重,專家認為,應是水情變化所致。水量小、氣溫高,水中營養鹽水平也足夠藻類繁殖。今年1至4月份,太湖水溫高于正常年份1.88度。4月平均溫度為近25年來最高。4月25日后,太湖水溫一直維持在20℃以上,正適合藻類的生長和繁殖。同時,今年1至4月份,太湖水位處在25年來的最低點,加之太湖4、5月間盛行東南風,湖區藍藻被匯集到梅梁湖區。
而藍藻頻繁爆發的內因,則是太湖富營養化持續處于較高水平。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花了很大力氣治理太湖污染,但太湖營養鹽水平一直處于同一個量級上,氮、磷等營養鹽水平沒有明顯改善。
危機發生后,有關部門啟動了應急措施,通過向太湖引入長江水、人工降雨等措施來沖走藍藻。
據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月2日報告:當天對無錫市幾個自來水廠的出廠水水質進行了取樣檢測,結果顯示這幾個水廠的出廠水水質達到飲用水標準。
《財經》雜志學術顧問汪丁丁認為,面對環境問題,特別是在談及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時,不少官員缺乏令人欽佩的“天下主義”態度。他們往往有意無意地暗示,是西方國家為壓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而過分地強調了環境保護問題。他們雖然承認,中國和東歐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年度排放區域,但他們立即強調說,西方國家是二氧化碳“累積”排放的最大區域。
汪丁丁的看法是,不論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真相僅僅是——只有一個地球。其實,真正的儒家以“天下”為己任,從不像西方列強那樣斤斤計較于“地方”或“國家”的利益。這才是宋儒、康德、斯密所秉持的道德情懷,這才是“世界公民”的理念。
由于強烈的外部效應,僅當有最大多數的世界公民參與時,環境的權利訴求才可能被尊重。緊迫的時間,不允許世俗政府之間的外交談判緩慢持續下去。當地球與人類的生存成為問題時,不能解決這一緊迫問題的政府,不論它的權力是誰授予的,都將喪失合法性。
他說,處理無錫市“自來水污染事件”,政府緊急征調清水,確可解一時燃眉之急;但觀念仍是陳舊的,真相仍被普遍地忽略,“經濟增長”仍是各地政府追逐“財富”——便捷性或未來努力減小的程度——的最重要的途徑。
太湖是中國的“重點水域”,每月都由環保和水利兩大部門監測發布水質報告。但汪丁丁認為,這些報告所披露的問題長期被忽略甚至被隱瞞,才導致“太湖生態”這一復雜的非線性系統超過了富營養化閾值?梢灶A測,這一復雜系統的主要指標在短期內不會因政府的應急努力而恢復到閾值以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